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区别主要是临床表现。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入血循环,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的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细菌被人体防御机能所清除,没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时成为菌血症。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侵入机体的细菌是否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的感染。菌血症是败血症的第一步,先是细菌侵入人体导致菌血症,如果没有被机体的防御机能所清除,在人体血液内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全身性的感染,则进展为败血症。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小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致病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可以是皮肤黏膜发生破损或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的骨折,皮肤的疖痈以及感染性的腹泻,化脓性的腹膜炎,以及各种慢性疾病,例如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这些基础疾病都容易诱发细菌感染。另外,使用免抑制药物,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以及放射治疗等都可以明显地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使得白细胞减少,抑制炎反应,从而有利于细菌的蔓延扩散。败血症现已改称脓毒症或脓毒血症。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区别是什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