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2cm而小于5cm的肝血管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危害,大于5cm血管瘤应该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血管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5%-20%,好发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存在三种假说,简单归纳起来大致为: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引起的血管畸形;②女性青春期或妊娠期等原因导致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刺激血管瘤生长;③肝内局部坏死、出血所引发的血管扩张。肝血管瘤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通过体检才可能被发现。较大的肿物如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恶性呕吐、黄疸、厌食纳差等消化系统非特异性的表现。
较小的肝血管瘤一般无需治疗,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一般对身体也不会产生危害,肝血管瘤尚无癌变可能,可定期随诊。如血管瘤直径大于5cm,可由于肿物较大压迫而引起明显临床不适,甚至会出现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应积极给予治疗。治疗方式以肝动脉介入硬化栓塞治疗为主,恢复快,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可完全治愈。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肝血管瘤大于两公分的危害是什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