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北美和欧洲发病率为(10~20)/10万,目前我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发病率为11.6/10万,男性高于女性,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初期是主要的发病年龄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考虑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感染、环境和免疫因素等,其中黏膜免疫异常在持续肠道炎症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急骤,病情轻重不一,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贫血等症状,且症状易反复发作,发作的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
治疗原则上应尽早控制疾病的症状,维持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和掌握手术治疗时机。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