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病程较长,花费巨大,进行规范化、合理的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慢性骨髓炎形成是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化而来,一般情况下限于局部红肿、渗出及流脓等症状,且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常无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对于大多数的病人,如果通过妥善的、正确的治疗,短期内可以控制全身症状。但是,局部病灶的处理、愈合的时间会比较长。只要配合医生的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治愈。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总的治疗原则是:①术前、术中、术后要进行抗菌药物治疗。②行病灶清除手术。③急性发作时,需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行切开引流术。④行截肢手术:本术式的选择比较严格,对于病灶长期炎性刺激导致的恶变、或晚期经多次手术效果不佳者、患肢功能已丧失者,可考虑行患侧肢体截肢术。
对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病灶的清除,死骨以及窦道的处理十分重要。通过病灶的清除,长期的营养支持、调养及规范化抗炎治疗,可促进周边缺损骨质和软组织的再生。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慢性骨髓炎能治愈吗[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