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各地人员纷纷收到复工的通知。
可是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容松懈,于是各大单位纷纷发通知:要求所有外地员工,在家自我隔离10天后,再来单位上班。
面对这种“强制隔离”的通知,心里很慌,我们该怎么办?又该如何度过这段居家隔离的时光呢?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冯子健近日曾在访谈中提到以下观点:
“从疫情高发地区,比如从武汉、湖北某些地市返回工作地、居住地,可能需要进行在家庭的自我隔离14天,这是必要的。”
“在其他没有形成明显社区传播的地区,可能做好个人的自我防护就行了。比如到单位上班戴口罩、勤测体温、有问题及时就医等等。”
因此,从科学防护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工作地,原则是只需做好个人防护即可,不需要进行居家隔离。
但如果单位强制要求隔离的话,也无可厚非,毕竟从外地返回途中,可能要经过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聚集的区域,可能存在潜在感染的风险。
因此从个人角度来说,居家隔离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定是否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若有风险并出现症状,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医疗救治;若无风险,也可心安,不必提心吊胆。
从社会角度来说,能够有效减少可能传播给他人的风险,这也是一个合格公民的社会责任;避免可能造成的人力资源、医疗资源浪费;有助于防控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一步蔓延以及社会稳定。
我们要做的是安安心心地接受单位的安排,就当是有了一次难得在家办公的机会,踏踏实实工作。
当然如果本职工作必须到单位才能开展,那我们利用在家这段时间,梳理以往的工作及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此外还可以针对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进行专门地强化学习。
在此期间,我们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无论是咳嗽、喷嚏、流鼻涕,要用纸张、手帕遮挡。
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合理休息、不熬夜、不过劳。
通过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
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减少不科学信息对自己的误导,不信谣、不传谣。
认识到这个疾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主动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少出门等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正常的作息,吃好三餐,多喝水,选择合适的身体锻炼方式,避免吸烟、饮酒、熬夜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和增强免疫力。
安排好生活内容,有计划地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与家人或朋友聊天、在家办公和学习、做家务等。
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每天学一点新东西,追求内心的充实。
坦然接纳负性情绪:认识到自己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
学习放松技巧:通过科学渠道学习深呼吸放松技术、冥想(正念)技术等,帮助自己缓解负性情绪。
用好社会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性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2020年1月26日。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如何正确面对返工自我隔离的那段时光[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