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型肾小管酸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朗读]
Ⅰ型肾小管酸中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典型者表现为高氯性酸中毒,由于排h+障碍,尿不能酸化,故尿ph常>6,由于近端肾小管功能尚好,能重吸收hco-3,尿hco-3排量并不很多。因远端肾小管k+-h+交换减少,以致大量k+丢失,ca2+、na+亦从尿中大量排出,故常伴有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及低钙血症而出现相应症状。不少患者常因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而表现多尿、烦渴、多饮。严重者可因长期低血钙、酸中毒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并发骨损害(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由于尿钙增多,尿呈碱性,磷酸钙在碱性尿中易于沉淀而发生肾结石或肾钙化,晚期可因损害肾小球而出现尿毒症。少数患者可伴有神经性耳聋。部分病情较轻者并无全身性酸中毒表现,血碳酸氢盐浓度正常,而肾小管酸化尿功能确有障碍,称为“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对不可解释的低钾血症,双侧肾结石或肾钙化而无酸中毒的患者,应考虑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可能性。氯化铵负荷试验尿ph不能降至5.5以下可确诊。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