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胃在空腹时ph值可达到2~3的水平,相当于浓度较高的盐酸,而人却不会感到不适,因为胃表面存在2层屏障,一层为碳酸氢盐屏障,一层为黏液屏障,可将胃黏膜与胃酸分开,使胃黏膜免遭胃酸的侵蚀。由于种种原因,胃表面的屏障被破坏,胃黏膜直接暴露在胃酸下,则会产生烧灼感,常见的导致胃酸损害胃黏膜的原因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代谢产生的氨以及其分泌的空泡毒素可损伤胃黏膜细胞,引起炎症,影响胃屏障的产生,使胃暴露在胃酸下,因此有烧灼感,严重时还可形成消化性溃疡。
2.精神紧张、较大创伤等应激因素可严重影响胃的微循环,胃黏膜缺血、缺氧,继而形成屏障功能受损,同时还可增加胃酸分泌,因此产生烧灼感。
3.非甾体抗炎药中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对cox-1的抑制,会影响前列腺素e的合成,继而导致胃黏膜修复障碍,对胃酸的抵御能力减弱,产生烧灼感。
4.乙醇呈弱酸性,而且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破坏黏液屏障和碳酸氢盐屏障,导致胃黏膜暴露在胃酸下,产生烧灼感。
5.上消化道动力异常、幽门括约肌功能不良等原因可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胆汁、胰液和肠液反流入胃,其中的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可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加之胃酸的影响,产生烧灼感。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胃烧灼感是什么原因[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