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长硬包可能是粉瘤、皮下脂肪瘤、淋巴结肿大、毛囊炎、疖痈和其他原因等。
正常人的耳朵后面皮肤是平整、光滑的。但有时会鼓起一个硬包,很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1.粉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多见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年轻人。主要是因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这个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是突出于皮肤的球形肿物,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没有波动的感觉,可以挤出豆腐渣样的物质。多见于头面部、颈部、胸背部位。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如果继发感染会出现疼痛、化脓的症状。主张手术切除。
2.皮下脂肪瘤。脂肪瘤与粉瘤症状比较相似,但是脂肪瘤的皮肤略有不同。当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时,可发现皮肤像橘子皮一样改变,叫做橘皮样征。一般是手术切除。
3.淋巴结肿大。小孩儿常可见耳朵后边有可以活动的小疙瘩,质地比较坚韧,直径不超过3毫米~10毫米。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淋巴系统发育旺盛所致,是正常的。成人出现耳朵后面的硬包,可能是淋巴结炎,肿块会出现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的特点,往往发病较快。淋巴结柔软、有压痛感、表面光滑,没有和下边的组织黏连,可以活动。一般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炎症消退后肿块自然也就消退了,还有身体其他部位炎症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如口腔炎症,呼吸道感染等,这个淋巴结就像人体“哨兵”,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反应。
4.毛囊炎。当毛囊细菌感染时会引起化脓性炎症。往往先出现红色的小丘疹,然后逐渐变大,变成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中间可贯穿毛发,周围红晕,脱落后干燥结痂。治疗上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2%碘酊外涂,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5.痈疖。疖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相邻近的多个毛囊感染、炎症融合形成的叫痈。一般开始时是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几天后,中央的组织坏死,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痈疖多发生于面部,位于危险三角区的应注意,不要挤压或挑破,因为这样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由此引发的死亡率也是很高的。
6.其他。有些传染病或特殊疾病如艾滋病患者一般也可见淋巴结肿大,质地坚实、可活动、没有疼痛感。艾滋病患者的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常见。如果耳朵后边硬包与皮下组织黏连,时间很久都不移动,不消退,要注意是否是癌症,应及时检查。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耳朵后面长可硬包是怎么回事[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