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当权的好处,是政局比较稳定,皇帝的人身安全也比较有保证。西汉和东汉中后期的外戚政治都强势得很,废立甚至杀掉皇帝经常发生。
隋朝确立了科举制度,到了唐朝文官势力开始崛起,情况就比汉朝好一点,军阀只能在地方上搞割据,无法掌控中央政权。但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央禁军的权力落到了太监手里,本来应该是家奴的太监竟然也干起了废立皇帝的勾当。宋太祖赵匡胤考虑过来考虑过去,发现军权交给武将不稳当,交给太监也不稳当,绕来绕去最后只好交给文官手里。结果就是北宋南宋皇帝的位置坐得一直都比较稳当,除了亡国君主外,个个都得了善终。
但文官集团并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掌握军权之后,皇帝说话就不算数了。宋朝是文官士大夫们的天堂。皇帝不杀文人——不全是不想,而是很难做得到。有时候皇帝下令要杀掉谁,会被官员直接给反驳回去,说本朝传统不能杀文官,你的命令我不执行。皇帝也只能干瞪眼——军权被文官集团掌握着,皇帝不敢轻易的跟文官集团直接起冲突。
宋仁宗的时候,农民起义蜂拥而起。江苏高邮有一个地方官,叫晁仲约,得知农民起义军从高邮路过,害怕他们来攻打高邮,就重金贿赂起义军领袖,请他们去打别的地方。这个事儿被宋仁宗知道了,非常生气,想要杀掉晁仲约。大多数大臣也表示赞成,但是副丞相范仲淹坚决反对,力劝仁宗免除晁仲约的死罪———对,就是那个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退朝以后,同僚们都责怪范仲淹,说:“给叛军送钱,嫁祸于其他地方,这要是不杀,那以后郡县还怎么守卫?”
范仲淹说:“我朝历来不杀大臣,这是盛德之事,怎么能轻易的破坏呢?咱们都是同僚,还经常意见不一致,皇上就更不可能完全跟咱们一条心了对不对?咱们今天让皇上杀掉晁仲约,万一哪一天皇帝手一滑,把我们拉出去杀了怎么办?”大臣们明白了范仲淹的良苦用心,转而支持免除死刑。仁宗皇帝没有大臣支持,只能放弃了杀掉晁仲约的想法?
范仲淹这段话说的比较露骨,“手滑”这种词都说出来了,道出了文官集团反对皇帝杀士大夫的本质:
不是为了实现文明与进步,而是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小圈子、这个集团的利益。
- 政治问答
- 答案列表
文官当权的好处是什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