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涉嫌非法集资
8月27日晚间,沪市上市公司九有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兼总经理韩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值得关注的是,韩越还是近年来投资圈一家快速崛起的新锐vc春晓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春晓金控7.5亿入主九有股份近一年来,已浮亏4.5亿元。一周以前,春晓资本就因投资多家网贷公司而陷入舆论漩涡。除了有直接投资关系的牛板金等三个p2p平台爆雷之外,爆雷的石头理财和抓钱猫可能也与春晓资本有着关联关系。也就是说,春晓资本既是vc私募基金,也是p2p网贷平台股东,还以资金优势入主了上市公司。实际上,春晓资本已经成为一家横跨多领域的小型金融控股集团。目前,随着金融去杠杆,p2p与私募基金领域爆雷事件时有发生,少数横跨资本市场、私募基金、p2p网贷的金融公司存在交叉感染、连环爆雷的风险。
私募股权基金应注意托管风险
一、私募股权基金应避免“交叉感染”。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混业经营的逐步发展,实践中我国已形成多种形式的金控公司。目前几大金控阵营包括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营金控、集团金控、互联网金控等。由于金融控股存在监管空白,当前金控公司存在一些乱象,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较大风险。近年来许多非金融企业盲目地投资金融机构,且关联交易问题较为突出,实业和金融业的风险隔离措施不到位,使得金融风险与产业风险存在交叉传染的可能。
二、私募股权基金应避免关联融资和自融。
近期,北京的国盈基金因为产品逾期违约一事而被警方介入调查。国盈基金旗下的“国盈西凯私募投资基金六号到十号”共五期出现违约。目前国盈基金的逾期产品规模已达10亿元左右。国盈基金投资的项目公司华汽电池与华汽工业同样也是其参股的企业。而国盈基金投资华汽工业和华汽电池,可能涉嫌自融。目前在托管机制上,股权类私募存在缺陷,即托管人无法有效地监控资金的投向及使用情况。股权类及其他类私募基金投资的是确权与资金调拨无法有效匹配和监督的非标产品,其风险比证券类私募基金大大增加,应有严密的操作流程与严格的监管规则,有效控制其可能存在的风险。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缺陷 应防止自融与交叉感染风险[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