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及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民间借贷的风险来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来源于借贷双方,因此相关的责任也应主要由借贷双方当事人承担。国家和社会等相关主体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各相关主体应共同努力,形成解决及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合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制度。借鉴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主体资格、业务范围、资金来源、放贷利率上限、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将达到一定规模的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范畴,进行管理、监测、引导和规范。
二是加快民间借贷征信体系建设。通过主流媒体及各种方式宣传民间借贷法律知识、金融风险知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经营案件等,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充分揭露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形式和危害性,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投资。
三是加大对违法借贷的打击力度。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等手段维护借贷秩序,确保民间借贷行为“应急、救助”初衷不变。严格限定民间借贷利率范围,对 “高利贷”行为依法打击,对涉嫌赌债等非法债务的不予支持,加大对以借贷形式从事非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探索建立政府事前监管机制。针对民间借贷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借款合同不规范的现象,政府可以进行事前干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指导民间借贷行为,当事人双方在借贷时,可以到政府的专门机关进行备案登记,并且由专门机关对借贷合同进行专门的指导,最大限度的防范民间借贷案件的风险。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浅析民间借贷风险及其防范 三[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