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有着丰富具体的科学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我们要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必须要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思想本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忠诚担当,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
二、深刻认识税收职能作用与民生的关系
(一)税收组织收入的职能,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民生建设需要依靠强大的财力作保障,没有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空谈。近年来,国家通过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维护社会治安,在改善民生上不断加大投入,促进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来为之提供财力保障,这就需要发挥税收的聚财功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税收与民生息息相关,税制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调整、税收负担的高低及税收优惠的落实等,无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税收通过累进的所得税税率,高收入者适用高税率,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减轻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与此同时,税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降成本、补短板、促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也在间接改善着民生。
三、在实际工作中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岗位职责,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加强反避税监管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强调要“深化国际税收合作,加大打击逃避税行为的力度”,当前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税收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跨国公司通过低税率地区和避税港来侵蚀我国税基、转移我国利润的避税行为日益普遍。税收避税行为损害的是国家税收权益,归根到底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今年反避税调查局组建以后,积极探索反避税和跨境税源管理工作新机制,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着力防范打击避税行为,将反避税业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着力构建多部门联动、数据共享共用的大征管格局。
(二)回应民生期盼,服务“走出去”纳税人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市“走出去”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热度持续增长。但是,“走出去”纳税人在境外投资时也面临许多拦路虎,比如境外税收信息收集困难,涉税争议难以解决、遭遇双重征税等。为回应纳税人诉求,解决“走出去”纳税人痛点,我们要建立“走出去”企业和个人清册,联合国税对重点“走出去”企业开展上门服务,解答“走出去”企业遇到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走出去”相关税收政策,让企业提前防范境外投资税收风险,助力企业远航。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提升民政工作水平[朗读]
党课内容:讲奉献敢担当。
学习对象:全体党员干部。
学习时间:本周六上午九时。
党章及党内法规都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讲奉献敢担当的党员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我们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首先多跟大家说的第一个问题是:“讲奉献、敢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何为奉献。奉献的意思是恭敬地交付、献出,主要是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奉献精神是党为人民服务的根基。党章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这是对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的要求,在这种教育和要求下,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过去有我们所熟知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当前有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牺牲了对家庭的责任、对亲人的义务,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为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代雷锋”郭明义,多年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共计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自己家却一贫如洗。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向他们学习,切实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体利益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互矛盾时,选择牺牲个人利益,不图回报地献出自己的所有,并以此为荣?
何为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责任。担当精神自古有之,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诸葛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而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优良传统的精华,继承延续了担当精神的因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共产党员心怀崇高革命理想,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奉献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优创先,树典型,做表率。要心中有党,牢记党员的义务和身份。
第二个问题要跟大家说说:“讲奉献、敢担当”是走好新长征的基本要求。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如今,就像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来宁夏到将台堡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说的:“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就明确的提出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长征路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当今的中国正在剧烈转型,艰难爬坡,问题不少,困难更多,呈现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等特点。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其内涵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说的就是奉献担当精神,今天走好长征路,就迫切需要我们以直面困难的勇气、甘于奉献的意识、敢于担当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脚踏实地,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是党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这三个点就是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所以党员们呀,我们一定要牢记宗旨,干事创业,时时处处要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第三个问题要跟大家说一说:“讲奉献、敢担当”要有过硬的内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只有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砥砺意志品格,才会有甘于奉献的自觉、敢于担当的本领。
一是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牺牲,意味着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这种勇气和力量,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讲奉献、敢担当”的政治定力之基。要运用政治思维,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不左顾右盼。将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以是否符乎党员条件、是否符乎党员标准为参照,凡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不说,凡影响党的形象的事不做,立足岗位,扎根基层,一心一意为党工作。
作为党员干部,在新的形势下,更加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加需要振奋精神,将坚定不移的信念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担当,为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是要有无私无畏的情怀。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我们共产党员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私情怀。我们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就应当始终秉持公心,满怀天下为公的思想,培育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要舍得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舍得牺牲自己的爱好兴趣,静得下心,俯得下身,无私无畏、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发扬不干好、不干出成绩就誓不罢休的韧劲,将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对照差距,学习先进,做到务实创新,勇于担当。要敢于担当,直面难题,无私无畏。要心中有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民、助民、富民、惠民、安民,保持公仆情怀。对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担。
三是要有清正廉洁的正气。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立世处世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划出了四条底线,即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践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廉洁从政作为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把党纪法规作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把好小节关、亲情关、社交关。要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有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底气。
在工作中,要按照章程办事,不合规定的事一项都不做,要时刻提醒自己牢记职业责任,正确对待权力,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做到有损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利益不沾,来历不明的意外利益不取,规定之外的利益不拿。对于部门的整体工作,要树立目标,严格要求。要心中有责,牢记责任担当,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心中有戒,牢记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整体廉政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廉、正二字切实施行推动。
第四个问题想阐述的是:要有履职尽责的本领。
讲奉献、敢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高自身能力。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工作。要发扬认真精神、务实作风,靠实干开创新的局面,靠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同时还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掌握的材料经过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各项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实际工作中:
一要重视工作的推进落实。干事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落实上。推进工作落实,既要有凡事拒绝理由、雷厉风行去办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推进方法。
二要重视工作的扎实深入。要做到对本职岗位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多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工作实际。
三是要主动探索。在开展工作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时,要主动去了解上情,才能明确上级工作要求。了解下情,才能摸准实际情况。了解实情,才能确定具体工作方法。
四要主动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一马当先冲在一线,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把奉献精神当做责任,把奋发有为当作目标,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党员干部对自己最起码的标准。只有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冷暖,向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才能不辜负“共产党员”的身份。希望在座的各位,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要不断锤炼党性,增强宗旨意识,做到愿奉献愿作为;尽职尽责,强化责任担当,做到想奉献敢作为;努力学习,提升服务能力,做到能奉献能作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做到真奉献真作为。
学习对象:全体党员干部。
学习时间:本周六上午九时。
党章及党内法规都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讲奉献敢担当的党员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我们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首先多跟大家说的第一个问题是:“讲奉献、敢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何为奉献。奉献的意思是恭敬地交付、献出,主要是为别人默默付出,心甘情愿,不图回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奉献精神是党为人民服务的根基。党章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这是对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的要求,在这种教育和要求下,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过去有我们所熟知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当前有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牺牲了对家庭的责任、对亲人的义务,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为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代雷锋”郭明义,多年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共计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自己家却一贫如洗。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向他们学习,切实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体利益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互矛盾时,选择牺牲个人利益,不图回报地献出自己的所有,并以此为荣?
何为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责任。担当精神自古有之,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诸葛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而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优良传统的精华,继承延续了担当精神的因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共产党员心怀崇高革命理想,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奉献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争优创先,树典型,做表率。要心中有党,牢记党员的义务和身份。
第二个问题要跟大家说说:“讲奉献、敢担当”是走好新长征的基本要求。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如今,就像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来宁夏到将台堡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说的:“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就明确的提出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长征路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当今的中国正在剧烈转型,艰难爬坡,问题不少,困难更多,呈现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等特点。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其内涵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说的就是奉献担当精神,今天走好长征路,就迫切需要我们以直面困难的勇气、甘于奉献的意识、敢于担当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脚踏实地,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是党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这三个点就是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所以党员们呀,我们一定要牢记宗旨,干事创业,时时处处要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第三个问题要跟大家说一说:“讲奉献、敢担当”要有过硬的内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只有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砥砺意志品格,才会有甘于奉献的自觉、敢于担当的本领。
一是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牺牲,意味着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这种勇气和力量,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讲奉献、敢担当”的政治定力之基。要运用政治思维,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不左顾右盼。将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以是否符乎党员条件、是否符乎党员标准为参照,凡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不说,凡影响党的形象的事不做,立足岗位,扎根基层,一心一意为党工作。
作为党员干部,在新的形势下,更加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加需要振奋精神,将坚定不移的信念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担当,为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是要有无私无畏的情怀。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我们共产党员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私情怀。我们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就应当始终秉持公心,满怀天下为公的思想,培育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要舍得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舍得牺牲自己的爱好兴趣,静得下心,俯得下身,无私无畏、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发扬不干好、不干出成绩就誓不罢休的韧劲,将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对照差距,学习先进,做到务实创新,勇于担当。要敢于担当,直面难题,无私无畏。要心中有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民、助民、富民、惠民、安民,保持公仆情怀。对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担。
三是要有清正廉洁的正气。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立世处世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划出了四条底线,即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践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廉洁从政作为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把党纪法规作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把好小节关、亲情关、社交关。要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有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底气。
在工作中,要按照章程办事,不合规定的事一项都不做,要时刻提醒自己牢记职业责任,正确对待权力,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做到有损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利益不沾,来历不明的意外利益不取,规定之外的利益不拿。对于部门的整体工作,要树立目标,严格要求。要心中有责,牢记责任担当,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心中有戒,牢记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整体廉政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廉、正二字切实施行推动。
第四个问题想阐述的是:要有履职尽责的本领。
讲奉献、敢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高自身能力。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工作。要发扬认真精神、务实作风,靠实干开创新的局面,靠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同时还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掌握的材料经过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各项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实际工作中:
一要重视工作的推进落实。干事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落实上。推进工作落实,既要有凡事拒绝理由、雷厉风行去办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推进方法。
二要重视工作的扎实深入。要做到对本职岗位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多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工作实际。
三是要主动探索。在开展工作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时,要主动去了解上情,才能明确上级工作要求。了解下情,才能摸准实际情况。了解实情,才能确定具体工作方法。
四要主动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一马当先冲在一线,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把奉献精神当做责任,把奋发有为当作目标,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党员干部对自己最起码的标准。只有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冷暖,向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才能不辜负“共产党员”的身份。希望在座的各位,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要不断锤炼党性,增强宗旨意识,做到愿奉献愿作为;尽职尽责,强化责任担当,做到想奉献敢作为;努力学习,提升服务能力,做到能奉献能作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做到真奉献真作为。
天地之间,人很大。人类社会所有活动的基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地生活。但是,人是阶级、阶级,社会、国家、政党发展为谁的问题不同。为了谁,谁享受的问题,是发展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例如,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出全面实施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是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关注。
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群众对我党的支持程度,根本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之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支持,是因为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站在最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与改革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以实现最大人民利益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获得真正的利益。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推进发展的目的。要以增进人民福利、促进人民全面发展为发展起点和落脚点。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努力扫除影响人民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群众对我党的支持程度,根本取决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之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支持,是因为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站在最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与改革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以实现最大人民利益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获得真正的利益。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推进发展的目的。要以增进人民福利、促进人民全面发展为发展起点和落脚点。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努力扫除影响人民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继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首次把这一表述写进党的正式文件。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发展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度阐发和凝炼升华,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高度。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执政规律,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根本宗旨,更决定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深入探索、自觉运用三大规律,牢牢把握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抓住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执政规律,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鲜明具体地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宗旨高度一致。《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较之党的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显著”变为“普遍”,一词之异,充分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为根本标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取向是为人民谋福祉,核心思路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在信息社会,精英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十三五”《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重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旨在强调不仅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动力也来自人民;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为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更是要激发潜藏于13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提出“共享发展”的要求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切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高度。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执政规律,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根本宗旨,更决定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深入探索、自觉运用三大规律,牢牢把握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抓住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执政规律,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鲜明具体地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宗旨高度一致。《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较之党的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显著”变为“普遍”,一词之异,充分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为根本标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取向是为人民谋福祉,核心思路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在信息社会,精英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十三五”《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重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旨在强调不仅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动力也来自人民;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为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更是要激发潜藏于13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提出“共享发展”的要求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切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在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总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重要论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习近平总的庄严承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许党许国、报党报国雄伟气魄的真理写照。
发乎于“心”,以“无我”之境,勇毅奉献。何为“无我”?道家、佛家经典中常用“无我”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向强调超脱于凡人的存在。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区分中国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无我”则是指以国家前途为念,以民族未来为己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方能锻造出心系人民、行为人民的博大胸怀,培育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见乎于“行”,以“有我”之境,担当作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我对“人民至上”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有我”,是党员干部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认知,亦是对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干部担当精神的深刻领会。“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简单的“有我”二字,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凝聚着“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刚毅品格,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勇气。“我是党员,冲锋必有我!”疫情席卷,卡口值守、入户测温,党员干部遇险不避挺身而出,展现硬核担当;洪峰过境,沿河值守、彻夜清淤,党员干部遇难不惧而奋勇向前,彰显为民情怀。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句“有我”践初心,只要国家召唤、人民需要,共产党人永远冲锋在前。
显乎于“范”,以“忘我”之境,勇立潮头。谈到“忘我”,似乎都会联想到“忘我工作”这个成语,而此处“忘我”之境的“忘我”却是指忘记本我,以职责身份来引导自己的言行。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不仅有荣光,还有责任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国家和民族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以时代重任,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发扬勇立潮头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克难。越是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时时牢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境界,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我价值。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习近平总的庄严承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许党许国、报党报国雄伟气魄的真理写照。
发乎于“心”,以“无我”之境,勇毅奉献。何为“无我”?道家、佛家经典中常用“无我”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向强调超脱于凡人的存在。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区分中国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无我”则是指以国家前途为念,以民族未来为己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方能锻造出心系人民、行为人民的博大胸怀,培育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见乎于“行”,以“有我”之境,担当作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我对“人民至上”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有我”,是党员干部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认知,亦是对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干部担当精神的深刻领会。“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简单的“有我”二字,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凝聚着“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刚毅品格,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勇气。“我是党员,冲锋必有我!”疫情席卷,卡口值守、入户测温,党员干部遇险不避挺身而出,展现硬核担当;洪峰过境,沿河值守、彻夜清淤,党员干部遇难不惧而奋勇向前,彰显为民情怀。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句“有我”践初心,只要国家召唤、人民需要,共产党人永远冲锋在前。
显乎于“范”,以“忘我”之境,勇立潮头。谈到“忘我”,似乎都会联想到“忘我工作”这个成语,而此处“忘我”之境的“忘我”却是指忘记本我,以职责身份来引导自己的言行。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不仅有荣光,还有责任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国家和民族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以时代重任,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发扬勇立潮头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克难。越是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时时牢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境界,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