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矣的名人名言
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6、黛玉哀叹“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7、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8、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
9、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10、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11、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12、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13、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14、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15、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矣。
1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9、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0、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21、英雄割据剖己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22、多几轮回少一人,轮回多几到凡尘,虽众人,吾往矣。
2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4、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
25、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26、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雠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27、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着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会成为现实,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
28、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2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30、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1、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32、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33、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则百用节矣。
34、君人者释其刑?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35、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36、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37、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38、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39、红花之瓣,兰彩依依。怜之惜矣,奈何离兮?红花之心,盈盈素语。怜之惜矣,奈何零兮?红花点醉,陌上已末。怜之惜矣,奈何往兮?
40、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41、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及矣。
42、当其取于心而洼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43、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44、辞,达而已矣。
45、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46、世人被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云白山青,花迎鸟笑,静心焉尔矣。
47、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48、人通于道,不死于事者,可以语尽心之道矣。
49、知之、则适理义之周道也。不然,则为溺心志之大阱矣。
50、上得天心,中得圣贤心,下得兆民心,夫是之谓一心,心一而天下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