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多数的读书笔记
1、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2、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3、大多数果实在成熟之前,都是味道苦涩的。何必这么快去品尝它呢?
4、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中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利斯朵夫(在第二册内也好像说过的。
5、)沟通是解决婚姻问题的第一把钥匙,也是最重要的钥匙之一,沟通可以解决大多数人婚姻的问题。
6、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7、人的一生苦短,最长也不过活到百岁,大多数人的生命也不过几十年。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用有限的生命谱写辉煌的篇章。
8、点评:凡是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的人,大多数都是被逼出来的,不管是走向辉煌的成功者,还是走向灭亡的失败者。
9、点评: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当面对你信誓旦旦推心置腹的人,大多数说的未必是肺腑之言。
10、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
11、前任,就像伤口,最好的办法是不去管它漠视它,要相信,大多数时候,它会靠着自身的抵抗力,慢慢地痊愈,最多,留下一道小小的疤痕。可是,你如果太过紧张,一直要去挠它摸它急于求成地下各种猛药,想它迅速地消失不见,那它可能就会发炎化脓,慢慢由小变大,成为久久好不了的伤痛。
12、凡是爱较劲不服气的人,颈椎大多数会不好。
13、大多数人表面看起来毫无主见,摇摆不定,但其实心中早有定论,只不过他习惯性迁就别人,有些人看起来没有原则性,但却有很强烈的底线不容越界。他不说,别以为是没要求,不要拿别人的宽容当作你任性妄为的资本,一旦越过了他的底线,就别怪他人对你冷漠了。
14、大多数人是保守的,不轻易相信新事物,但能容忍对现实中的众多失败卡莱尔。
15、一生当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就那么几次。大多数时光里,我们不是在重复自己的生活,就是在重复别人的生活。有时候干脆把自己的生存目标确定为追求别人那样的生活。其实,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16、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利斯朵夫(在第二册内)也好像说过的。
17、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18、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毕竟本科也就四年,大多数上班族都会在三四年内完成至少一次跳槽,或者从底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从恋爱到结婚生子往往也用不了五年……。
19、上大学是为了让你出众,而大多数人选择了从众。
20、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没什么家庭背景,没遇到什么贵人,也没读什么好学校,这些都没有关系。关键是,你决心要走哪条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怎样改变自己的惰性。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自我证明,找到你想要的尊严和荣誉。--马云?
21、大多数人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因为天地万物都在循环。风水日夜四季,花草都在生生灭灭间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成了一池死水。
22、自信;拥有自信,才能够不怕失误不怕失败地去进行新的尝试。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敢自信走"小路"的人,通常也难成为创新型人才。
23、虽然规则能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如果缺乏合理性,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这样的规则是没有人愿意遵守的。
24、大多数人退休后,都将人生的舞台转向家庭。在日复一日的锅碗瓢勺交响曲中打发自己的余生。有的人为此萎靡不振,认为自己成了社会不再需要的人。也有的人从此不愿出门,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时间久了,不仅与社会脱节,还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其实,他(她)们完全可以换个活法。
25、你无需告诉每个人,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都看你飞得高不高,很少人在意你飞得累不累。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退缩,不动摇。无论多难,也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别让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经历的苦难与磨练。早安。
26、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歌声,总是不大熟悉,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寓言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嘲笑吧。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