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是组织工作术语,是指干部个人级别比担任的职务高的组织安排。作为干部管理手段,高配存在于各级、各部门的人事安排中,且不同的使用,有不同的目的,或是多种目的兼而有之。
1、因部门或机构工作重要高配。改革开放以后,地方干部中,成惯例的“高配”现象是,党委部门负责人进同级“常委班子”,重点地区的党委书记纷纷进上级常委班子。这类高配往往针对的是机构和地区,强调他们的重要性,不同于出于安置需要而对个人进行的“低职高配”。
2、因地方经济总量地位重要高配。国内有27个既非省会,也非副省级城市的地级市的党委书记由副省级干部兼任,其中20人是省级常委,另7人是省级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
3、因奖励激励干部高配。有一些高配有“激励”与“奖励”的考虑。2013年7月,山西对开发区的领导配置做出统一规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的,可以高配为副厅级,否则就是正处级。
1、因部门或机构工作重要高配。改革开放以后,地方干部中,成惯例的“高配”现象是,党委部门负责人进同级“常委班子”,重点地区的党委书记纷纷进上级常委班子。这类高配往往针对的是机构和地区,强调他们的重要性,不同于出于安置需要而对个人进行的“低职高配”。
2、因地方经济总量地位重要高配。国内有27个既非省会,也非副省级城市的地级市的党委书记由副省级干部兼任,其中20人是省级常委,另7人是省级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
3、因奖励激励干部高配。有一些高配有“激励”与“奖励”的考虑。2013年7月,山西对开发区的领导配置做出统一规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的,可以高配为副厅级,否则就是正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