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潮是在冬半年“光顾”我国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会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有时还会伴有雨、雪、冰冻.所以,每当它来临时,可以说是天寒地冻,草木皆“冰”。

冷空气中的“战斗机”
寒潮都是由冷空气爆发形成的,但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的爆发都能形成寒潮。
究其原因,就在于冷空气也分“三六九等”,只有那些足够“冷”的冷空气才能达到寒潮的标准.那么寒潮具体的标准是什么呢?
中央气象台2006 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从量化的角度对寒潮进行了定义: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 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 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 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可认为寒潮发生。

寒潮的危害不可小觑
寒潮带来的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往往会给交通和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危害。

雨雪和低温也是寒潮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天气.一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会想起令我们刻骨铭心的2008年南方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接连出现四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致使我国南方21个省(区、市)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灾害的突然出现,使得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一时间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此次灾难最终导致一亿多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元。

此外,寒潮带来的寒冷天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较大的危害.研究表明,在寒冷条件下,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猝死易发季节,特别是寒潮来临时,心脑血管猝死的危险性更是大大增加。
寒潮天气的影响广泛,造成的灾害也比较严重和多样化,因此,面对寒潮这种“高冷”的天气,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减轻和避免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