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在出土的秦简上就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随着秦人东迁,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一路传播到了今天的西安。
《诗经·小雅》中这样写道:“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自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见,大致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象与传说。
明代学者罗颀著有《物原》一书,主要介绍我国古代先民的发明创造。书中这样写道:“楚怀王初置七夕。”说是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最早设立七夕节。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的节日,并无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直到汉代,七夕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在东汉学者应劭所撰的《风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西汉刘歆著的《西京杂记》中这样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文献记载,汉朝宫廷中已有七夕节俗,七月七日那天女子可以穿着新衣和小姐妹们一起玩耍作乐。那时候穿新衣服是很难得的,可见西汉的宫廷很重视七夕。
七夕节俗是从西汉宫廷逐渐流传到民间的。再后来,随着东汉王朝迁都洛阳,七夕风俗较集中地传到中原一带。后经大量人口流动和长期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各地都有了七夕节俗。
七夕文化在唐宋年间可谓达到了巅峰,过节十分隆重。不仅有专门售卖乞巧饰品的乞巧市,诗人们还创作了大量有关七夕的诗词歌赋,就连唐高宗李治也在七夕宴席后作诗《七夕宴悬圃二首》。
七夕节在古代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古时候,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就是“乞巧”这个名称的来源。七夕节期间,无论贫贱富贵,女孩们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和提高纺织、刺绣、缝补、茶饭等方面的能力,它给予了广大女性一个学习实践、交流观摩的平等的平台。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了“女儿节”
七夕节还传递出古人打破门第观念、对感情忠贞不渝的婚恋观。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织女是仙女,牛郎是农民,织女看中了牛郎勤劳、善良、真诚的品质,愿意嫁给他,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体现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受底层民众的欢迎。
后来,七夕节逐渐流传到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牛郎织女的故事从中国传播到亚洲其他国家时,也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加入了木屐、草鞋、竹子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朝鲜,牛郎织女变成了王子和公主,韩国的牛郎织女故事则透露出孝文化的传统观念。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万叶集》中,从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录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与牛郎织女有关。很多有关七夕的习俗也随着当时的中国典籍传入日本。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入韩国。在高丽时代,恭愍王和王后曾经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朝鲜半岛的李朝时期,妇女们的乞巧主要有投针验巧、斗巧、晒衣等活动,文人则在七夕饮酒赋诗。越南有很多咏诵七夕的诗句,比如《牛郎辞织女诗》《织女忆牛郎》《咏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牛郎织女的传说在越南流传之广。
2008年,西和乞巧节因历史传承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我认为,从牛郎织女的传说到七夕节,再到乞巧歌、乞巧习俗,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和传统底蕴,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民俗中的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诗经·小雅》中这样写道:“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自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见,大致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象与传说。
明代学者罗颀著有《物原》一书,主要介绍我国古代先民的发明创造。书中这样写道:“楚怀王初置七夕。”说是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最早设立七夕节。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的节日,并无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直到汉代,七夕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在东汉学者应劭所撰的《风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西汉刘歆著的《西京杂记》中这样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文献记载,汉朝宫廷中已有七夕节俗,七月七日那天女子可以穿着新衣和小姐妹们一起玩耍作乐。那时候穿新衣服是很难得的,可见西汉的宫廷很重视七夕。
七夕节俗是从西汉宫廷逐渐流传到民间的。再后来,随着东汉王朝迁都洛阳,七夕风俗较集中地传到中原一带。后经大量人口流动和长期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各地都有了七夕节俗。
七夕文化在唐宋年间可谓达到了巅峰,过节十分隆重。不仅有专门售卖乞巧饰品的乞巧市,诗人们还创作了大量有关七夕的诗词歌赋,就连唐高宗李治也在七夕宴席后作诗《七夕宴悬圃二首》。
七夕节在古代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古时候,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就是“乞巧”这个名称的来源。七夕节期间,无论贫贱富贵,女孩们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和提高纺织、刺绣、缝补、茶饭等方面的能力,它给予了广大女性一个学习实践、交流观摩的平等的平台。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了“女儿节”
七夕节还传递出古人打破门第观念、对感情忠贞不渝的婚恋观。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织女是仙女,牛郎是农民,织女看中了牛郎勤劳、善良、真诚的品质,愿意嫁给他,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体现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受底层民众的欢迎。
后来,七夕节逐渐流传到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牛郎织女的故事从中国传播到亚洲其他国家时,也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加入了木屐、草鞋、竹子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朝鲜,牛郎织女变成了王子和公主,韩国的牛郎织女故事则透露出孝文化的传统观念。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万叶集》中,从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录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与牛郎织女有关。很多有关七夕的习俗也随着当时的中国典籍传入日本。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入韩国。在高丽时代,恭愍王和王后曾经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朝鲜半岛的李朝时期,妇女们的乞巧主要有投针验巧、斗巧、晒衣等活动,文人则在七夕饮酒赋诗。越南有很多咏诵七夕的诗句,比如《牛郎辞织女诗》《织女忆牛郎》《咏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牛郎织女的传说在越南流传之广。
2008年,西和乞巧节因历史传承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我认为,从牛郎织女的传说到七夕节,再到乞巧歌、乞巧习俗,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和传统底蕴,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民俗中的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