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必须要学。
01看待问题的思维。
做人不识主席难,看懂毛选已中年。
一般人“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看似没错,但是治标不治本。军阀缺粮了抢粮,缺兵了抓壮丁,最后民怨皆起,自掘坟墓。
教员看问题,多看问题的核心本质。
在遇到问题时,他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1927年5月,蒋介石、许克祥在长沙随意捕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
危急关头,教员质问陈独秀:“为什么不反击?”
陈独秀回复:“如果反击,国共就再也难以合作,现在还要依靠国民党,难道要跟汪精卫、唐生智等人翻脸吗?我也知道汪精卫摇摆不定,不是还有冯玉祥吗?”
教员说:“难道我们要一直受制于人?西山会议反共,我们依靠蒋介石;蒋介石反叛了,我们寄希望于汪精卫;现在汪精卫摇摆不定,我们又寄希望于冯玉祥?我们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出现这样的状况,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手上没有兵!”
是啊,之所以出现一大堆的问题,根源就在于“手上没有兵”
随后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8月7日,在武汉举办的“八七会议”上,教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那么,依靠谁来拿起枪杆子呢?
教员说:革命为了谁,谁就是我们依靠的力量。中国有90%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他们的力量大得很。
怎样让广大农民行动起来呢?
教员说:农民最需要土地,只要让最广大的农民获得土地,他们就会支持革命。
教员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当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结合,中国革命便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同时在进行军队建设过程中,军阀、旧势力,都通过军饷凝聚士气,教员把支部建在连上,尊重士兵、重新教士兵认字,通过信仰赋予战士们战斗的信念,把平等、尊重传递给每个人,提升战士认同,减少部队缺饷的问题带来的影响,经过反围剿、长征,这支部队成了打不死的铁军。
这也是为什么历经磨难,最终能绝地逢生、反败为胜。
02解决问题的思维。
一般人为了达成目标,努力向前,解决问题,再向目标。若只是个体,用这种思维倒是可以,但一支队伍,一个团体,则不一定奏效。
蒋介石一直注重细节,任何情况下都“事必躬亲”,甚至在战场上微操一个营的排兵布阵,淹没在细枝末节的事务之中。
作为领导人,教员始终关注的是大方向、大战略。
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战术思维,在解放战争期间制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方针。
将通俗易懂的指导思想灌输给每个指战员,使共产党的军队在人数、装备差很多的情况下,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一般人研究的是让自己能干成的“方法”,教员研究的是“如何让所有人干成”的哲学问题。
教员经常告诉我党的将领,“打不打,我说了算,怎么打,你们说了算”。靠着这种无比的信任,我党的将领在指挥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在战场上出其不意,让敌人措手不及,塑造了一个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03面对复杂局面的思维。
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重重的局面,如果没有跳脱事外的格局,往往会越努力越失败。
明末崇祯皇帝为抵外患,内剐民膏,结果外患没除、内忧也全面爆发,最终自缢煤山。
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教员的第一反应:这些问题里,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在《矛盾论》一书中,教员给出了答案: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需要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并始终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员本人将这种思维实践最经典的一次,就是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十大关系》。
诺大一个中国,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却被十句话总结了。
教员进一步抓核心,最终提炼出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抓住核心的同时,教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教员指挥打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总能用时间换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前进,不纠结于眼前一城一池,迂回前进,并保持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最终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
也是我一直坚持深度解析毛选的意义。
这类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也都总结到了《毛选1-5卷深度解析版》这本书内。
01看待问题的思维。
做人不识主席难,看懂毛选已中年。
一般人“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看似没错,但是治标不治本。军阀缺粮了抢粮,缺兵了抓壮丁,最后民怨皆起,自掘坟墓。
教员看问题,多看问题的核心本质。
在遇到问题时,他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1927年5月,蒋介石、许克祥在长沙随意捕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
危急关头,教员质问陈独秀:“为什么不反击?”
陈独秀回复:“如果反击,国共就再也难以合作,现在还要依靠国民党,难道要跟汪精卫、唐生智等人翻脸吗?我也知道汪精卫摇摆不定,不是还有冯玉祥吗?”
教员说:“难道我们要一直受制于人?西山会议反共,我们依靠蒋介石;蒋介石反叛了,我们寄希望于汪精卫;现在汪精卫摇摆不定,我们又寄希望于冯玉祥?我们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出现这样的状况,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手上没有兵!”
是啊,之所以出现一大堆的问题,根源就在于“手上没有兵”
随后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8月7日,在武汉举办的“八七会议”上,教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那么,依靠谁来拿起枪杆子呢?
教员说:革命为了谁,谁就是我们依靠的力量。中国有90%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他们的力量大得很。
怎样让广大农民行动起来呢?
教员说:农民最需要土地,只要让最广大的农民获得土地,他们就会支持革命。
教员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当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结合,中国革命便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同时在进行军队建设过程中,军阀、旧势力,都通过军饷凝聚士气,教员把支部建在连上,尊重士兵、重新教士兵认字,通过信仰赋予战士们战斗的信念,把平等、尊重传递给每个人,提升战士认同,减少部队缺饷的问题带来的影响,经过反围剿、长征,这支部队成了打不死的铁军。
这也是为什么历经磨难,最终能绝地逢生、反败为胜。
02解决问题的思维。
一般人为了达成目标,努力向前,解决问题,再向目标。若只是个体,用这种思维倒是可以,但一支队伍,一个团体,则不一定奏效。
蒋介石一直注重细节,任何情况下都“事必躬亲”,甚至在战场上微操一个营的排兵布阵,淹没在细枝末节的事务之中。
作为领导人,教员始终关注的是大方向、大战略。
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战术思维,在解放战争期间制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方针。
将通俗易懂的指导思想灌输给每个指战员,使共产党的军队在人数、装备差很多的情况下,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一般人研究的是让自己能干成的“方法”,教员研究的是“如何让所有人干成”的哲学问题。
教员经常告诉我党的将领,“打不打,我说了算,怎么打,你们说了算”。靠着这种无比的信任,我党的将领在指挥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在战场上出其不意,让敌人措手不及,塑造了一个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03面对复杂局面的思维。
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重重的局面,如果没有跳脱事外的格局,往往会越努力越失败。
明末崇祯皇帝为抵外患,内剐民膏,结果外患没除、内忧也全面爆发,最终自缢煤山。
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教员的第一反应:这些问题里,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在《矛盾论》一书中,教员给出了答案: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需要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并始终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员本人将这种思维实践最经典的一次,就是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十大关系》。
诺大一个中国,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却被十句话总结了。
教员进一步抓核心,最终提炼出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抓住核心的同时,教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教员指挥打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总能用时间换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前进,不纠结于眼前一城一池,迂回前进,并保持浪漫的乐观主义精神,最终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
也是我一直坚持深度解析毛选的意义。
这类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也都总结到了《毛选1-5卷深度解析版》这本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