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铀弹是一种带有“核属性”的弹药,因危害性大而著称,俄罗斯日前曾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的行为视为等同于对俄使用“核脏弹”。在2022年联合国大会的决议草案中,支持“禁止使用贫铀武器”的票数高达147票,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少数国家投出了反对票。
贫铀弹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它为什么会被称为“准核武器”以及战场上的“慢性杀手”?这需要从铀的特性说起。
在自然界中,铀存在三种同位素,分别是u-234,u-235以及u-238。其中,u-235是一种裂变元素,可用于生产核武器,也可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当大部分u-235被提取后,剩余的副产品主要是u-238,这种同位素具有较低水平的放射性,因此被称为贫化铀,简称贫铀。另一种说法则是和含量有关:在剩余的副产品中,u-235的丰度低于0.71%,一般只有0.2%~0.3%,远低于天然铀,所以被称为贫铀。
纯净的贫铀,无论是硬度还是强度都不够高,但如果加入0.75%的钛制成合金,经过热处理后的硬度可以达到钢的2.5倍。用这种合金制成的炸弹、炮弹乃至枪弹都可以称为贫铀弹,打击目标时产生的爆炸威力和高温效果远高于一般的弹药。在军用领域,贫铀合金可制成不同口径的炮弹、枪弹,一般由火炮或飞机发射,主要用于攻击舰艇、坦克、装甲车等坚固装备。
贫铀弹之所以具备“破防穿甲”的能力,是因为在击中坦克装甲的瞬间,撞击产生的高温会引发铀的燃烧,瞬间释放高热量,外装甲受热软化,强度降低,穿甲弹因此破甲而入。日前,英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挑战者 2”主战坦克,与之配套的弹药就包括贫铀穿甲弹,真实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破防俄罗斯的坦克装甲。
仅仅因为攻击力强,贫铀弹还不至于被各国列入禁用名单,这种弹药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一旦使用就能造成长期的核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深重。铀是一种微放射性元素,在其同位素中,u-238的半衰期长达45亿年,放射性危害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称之为“准核武器”并不为过。
通常情况下,爆炸高温会使10%~34%的贫铀弹弹体转化铀微粒,有时转化的比例高达70%,这些微粒的粒径多数小于5微米,在空气中可形成放射性气溶胶。在气流的作用下,放射性粉尘飘散至地面、河流等环境中,届时,人类与环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历史上,北约作为军事联盟曾频繁使用贫铀弹。据资料统计,北约在1999年轰炸南联盟期间共使用了约3.1万枚贫铀弹,总质量相当于10~15吨。根据科学评估,在贫铀弹使用后的10~15年内,危害效应将达到高峰,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塞尔维亚的癌症和白血病患者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铀不仅是放射性元素,还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这意味着不仅对人体有直接危害,还会给土壤带来长期的延迟危害。空气中的铀颗粒在雨水作用下渗入土壤,会随着生态链污染水果、蔬菜、粮食作物等食物来源。而乌克兰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大量使用贫铀弹注定会污染土壤,破坏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使乌克兰农业陷入危难。即便在战后,贫铀弹对乌克兰土地的影响也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逐渐消退。
需要明确的是,英国向乌克兰运送高危害性的贫铀弹,这绝非是在帮助乌克兰,而是要将乌克兰推向更深的泥潭。英国率先提供带有“核成分”的武器,突破了国际法的禁用规范,同时也会加大俄罗斯与西方发生“核冲突”的风险。英国对其鲁莽行动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造成的后果或将是乌克兰人民的“难以承受之重”
贫铀弹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它为什么会被称为“准核武器”以及战场上的“慢性杀手”?这需要从铀的特性说起。
在自然界中,铀存在三种同位素,分别是u-234,u-235以及u-238。其中,u-235是一种裂变元素,可用于生产核武器,也可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当大部分u-235被提取后,剩余的副产品主要是u-238,这种同位素具有较低水平的放射性,因此被称为贫化铀,简称贫铀。另一种说法则是和含量有关:在剩余的副产品中,u-235的丰度低于0.71%,一般只有0.2%~0.3%,远低于天然铀,所以被称为贫铀。
纯净的贫铀,无论是硬度还是强度都不够高,但如果加入0.75%的钛制成合金,经过热处理后的硬度可以达到钢的2.5倍。用这种合金制成的炸弹、炮弹乃至枪弹都可以称为贫铀弹,打击目标时产生的爆炸威力和高温效果远高于一般的弹药。在军用领域,贫铀合金可制成不同口径的炮弹、枪弹,一般由火炮或飞机发射,主要用于攻击舰艇、坦克、装甲车等坚固装备。
贫铀弹之所以具备“破防穿甲”的能力,是因为在击中坦克装甲的瞬间,撞击产生的高温会引发铀的燃烧,瞬间释放高热量,外装甲受热软化,强度降低,穿甲弹因此破甲而入。日前,英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挑战者 2”主战坦克,与之配套的弹药就包括贫铀穿甲弹,真实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破防俄罗斯的坦克装甲。
仅仅因为攻击力强,贫铀弹还不至于被各国列入禁用名单,这种弹药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一旦使用就能造成长期的核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深重。铀是一种微放射性元素,在其同位素中,u-238的半衰期长达45亿年,放射性危害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称之为“准核武器”并不为过。
通常情况下,爆炸高温会使10%~34%的贫铀弹弹体转化铀微粒,有时转化的比例高达70%,这些微粒的粒径多数小于5微米,在空气中可形成放射性气溶胶。在气流的作用下,放射性粉尘飘散至地面、河流等环境中,届时,人类与环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历史上,北约作为军事联盟曾频繁使用贫铀弹。据资料统计,北约在1999年轰炸南联盟期间共使用了约3.1万枚贫铀弹,总质量相当于10~15吨。根据科学评估,在贫铀弹使用后的10~15年内,危害效应将达到高峰,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塞尔维亚的癌症和白血病患者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铀不仅是放射性元素,还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这意味着不仅对人体有直接危害,还会给土壤带来长期的延迟危害。空气中的铀颗粒在雨水作用下渗入土壤,会随着生态链污染水果、蔬菜、粮食作物等食物来源。而乌克兰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大量使用贫铀弹注定会污染土壤,破坏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使乌克兰农业陷入危难。即便在战后,贫铀弹对乌克兰土地的影响也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逐渐消退。
需要明确的是,英国向乌克兰运送高危害性的贫铀弹,这绝非是在帮助乌克兰,而是要将乌克兰推向更深的泥潭。英国率先提供带有“核成分”的武器,突破了国际法的禁用规范,同时也会加大俄罗斯与西方发生“核冲突”的风险。英国对其鲁莽行动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造成的后果或将是乌克兰人民的“难以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