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ev71疫苗的注意事项有:接种年龄、疫苗接种时间、疫苗有效的相关疾病、疫苗接种前保存及注射时长等。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之一,主要侵犯学龄前儿童,可引起手掌、足部、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具有嗜神经毒性,可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可致命,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毒类型。
在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ev71母传抗体出生后逐渐衰减,在婴儿5~11月龄时最低,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1.2岁,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的易感儿童,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儿童,不推荐接种。ev7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接种剂量均为0.5ml。②已知对ev71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得接种。如有下列情况,在接种时要慎重考虑是否接种。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减弱,应增加接种剂次和剂量,对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础疾病可能会使免疫应答受限,也应推荐接种。③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发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均为一过性。严重程度达到3级以上的所有症状、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在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ev7i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之一,主要侵犯学龄前儿童,可引起手掌、足部、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具有嗜神经毒性,可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可致命,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毒类型。
在接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ev71母传抗体出生后逐渐衰减,在婴儿5~11月龄时最低,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在1.2岁,建议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的易感儿童,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儿童,不推荐接种。ev7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接种剂量均为0.5ml。②已知对ev71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得接种。如有下列情况,在接种时要慎重考虑是否接种。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减弱,应增加接种剂次和剂量,对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础疾病可能会使免疫应答受限,也应推荐接种。③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发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均为一过性。严重程度达到3级以上的所有症状、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在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ev7i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