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症状:胸闷、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
2.交界性逸搏的心电图特点:
在较长间歇的心动周期之后出现的qrs波,其形状、时限为室上性。
大多数交界区逸搏看不见p′波,少数在qrs波前后可见到逆行p′波。在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在avr、v1导联直立。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pr间期<0.12s),或在qrs波之后(rp间期<0.20s),或埋在qrs波中。
如果出现数次交界区逸搏,则每次逸搏周期固定。
有时qrs波前后可出现窦性p波。但pr间期<0.10s
3.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图特点:
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交界区逸搏。
心室率缓慢:为40~60次/分,节律整齐、r-r间期相等。
qrs波正常或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qrs波前后可有逆行p′波:或重叠于qrs波。如qrs波前有p′波,则pr间期<0.12s,如qrs波后有p波,则rp间期<0.20s
2.交界性逸搏的心电图特点:
在较长间歇的心动周期之后出现的qrs波,其形状、时限为室上性。
大多数交界区逸搏看不见p′波,少数在qrs波前后可见到逆行p′波。在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在avr、v1导联直立。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pr间期<0.12s),或在qrs波之后(rp间期<0.20s),或埋在qrs波中。
如果出现数次交界区逸搏,则每次逸搏周期固定。
有时qrs波前后可出现窦性p波。但pr间期<0.10s
3.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图特点:
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交界区逸搏。
心室率缓慢:为40~60次/分,节律整齐、r-r间期相等。
qrs波正常或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qrs波前后可有逆行p′波:或重叠于qrs波。如qrs波前有p′波,则pr间期<0.12s,如qrs波后有p波,则rp间期<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