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颇感棘手的问题。80年代末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临床,给广大肾性贫血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临床观察发现,经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患者自觉症状显著改善,体力增强、食欲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许多输血依赖者无需继续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为剂量依赖性,有效剂量为每天50~150单位/公斤体重,静脉或皮下注射。其使用方法可以从小剂量开始,每2~4周调整剂量,也可以从大剂量开始,当血红蛋白达到100~120克/升时渐减量。一般血透或腹透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周100~150单位/公斤体重,可皮下或静脉注射,透析前患者为每周100单位/公斤体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副作用有血压增高、透析时肝素用量增大、部分患者动静脉瘘处血栓形成、约2%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抽搐。透析疗法对于肾性贫血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可能与透析治疗去除了致溶血的“尿毒症毒素”和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有关,尤以腹透效果为佳。部分学者认为肌肉注射雄性激素可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和红系干细胞的增殖,从而改善贫血。此类药物一般使用4周方能发生明显效应。对于贫血严重的慢性肾衰患者,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贫血症状者如有心肌缺血或严重心衰者,应予以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改善贫血症状。
怎样对肾性贫血进行治疗[朗读]
@yuty
顶0
加入收藏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