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蛋黄、动物内脏(如脑、肝、肾等)和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鸡鸭肉等)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为蛋黄和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而动物脂肪中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因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当然,适量的胆固醇是人体所需要的。正常状态下,胆固醇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只有当胆固醇升高时对身体会有危害,特别是对已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危害更大。食物中经常摄入大量蛋黄及动物内脏再加上动物脂肪,很容易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而产生高脂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时,可沉淀在动脉血管壁内膜上,穿过内皮细胞,损伤内皮层,继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在动脉内膜形成黄色粥样脂质物堆积(粥样斑块)。内皮层损伤的同时又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反应,从而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当血管腔径狭窄超过50%时则可出现临床症状。若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可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若发生在脑动脉,则可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痴呆等脑供血不足与脑血栓形成等表现。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发生在肾动脉及上、下肢动脉等处,并出现肾功能不全及上肢无脉和下肢间歇跛行等症状。总之长期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饮食,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zhangxi
顶0
加入收藏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