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信仰,生存需要智慧
巴尔扎克说过:“如果不能忘记许多,人生则无法再继续。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和往事过不去,让已成定局的种种,妨碍到今天的自己。一颗心,不过巴掌大,若是装满了过去,就再也盛不下新的东西。
老子所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万事万物老天自有安排,遇事不必强行辩驳,反而更容易取胜。
信心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创造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纷纷扰扰的人和事有时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坎坎坷坷的前行的道路,也经常会让我们裹足不前,反复经历挫折失败后,还有可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是,唯有信心,才会让我们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人生的格局,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愚蠢的人,凡事爱朝坏处想,越想越苦,越想越烦,终成烦恼的人生。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总是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了快乐的人生。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安然,心也安然。
人生一辈子,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不过就是你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当你看过四季,见过风云,才发现你要见的美景,不过就是看似平淡的生活和心境。
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其实很简单: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
行至中年,人活得其实己经不是日子,而是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是时光和自我较量后的馈赠。
纵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仍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只愿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聪明的人,以静制动;愚蠢的人,喜怒无常。《道德经》有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人生在世,活成平淡如水的样子,尊重自己的本性,也不去干扰别人的本性,就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想要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成功。
搞清楚了外物的特性,然后按照这样的特性去行动,外物皆可以为我所用,毫不费力。充分认识外物,为己所用。春秋时的一天,孔子和弟子坐在一起聊天。
有弟子问,懂得游泳的人,很容易学会摆渡;会潜水的人,不要学习,也会摆渡。这是什么道理?
孔子想了想,说,会游泳的人,不惧怕水,因此他可以大胆地摆渡,勇气就是智谋;会潜水的人,就算船翻倒在水里,也不会惊慌失措,就像发生了一件平常事一样,心定了,一切皆安。
孔子还说,在吕梁这个地方,有一个游水的高手,可以顺着瀑布跳下去,沉入到瀑布下的深潭,又随着漩涡一起浮出水面,令人敬佩。
言外之意,游水的高手,已经摸透了水的习性,有没有船,他都不会依赖了,何愁学不会摆渡。
顺水推舟,一日千里,逆水行舟,激流勇进,各有千秋,关键看你如何去利用。
生活中,当你失败的时候,不是这件事太困难了,而是你没有掌握要领,没有尊重事物的规律。利用事物的习性,反而被其困住了。
我们常说,跳出圈子看圈子。也就是静观其变的智慧。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从今往后,做任何事情,想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预测准事情的发展趋势,借力使力,事半功倍。
凡是和规律对抗的事情,都不要去做,你一开始行动,就会被困扰,越折腾,越失败。
合理利用外物,取舍有度。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个人起了贪婪,不是他的智慧弄丢了,而是他心神不宁了,导致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把握,容易失败。
古时候,有一个射箭非常厉害的人,真正练成了“百步穿杨”的技艺。
一个智者对他说:“我和你赌一把,要是你射中了百尺之外的一根柳枝,我给你两块金子。当然,你没有射中的话,也要给我两块金子。”
射箭的人拉开弓,搭上箭,发现自己手心冒汗,眼睛也不好使。迟迟没有把箭射出去。
“金子啊,金子啊”,射箭的人,在心里念叨着。他担心自己射不准,遭受损失;他仿佛看到了金子的光芒,就在柳枝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呼”,箭射出去了,柳枝纹丝不动。射箭的人输了,百思不得其解。智者说,金子啊,金子。说完了,扬长而去。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块“金子”,能够舍去金子的人,就达到了“无欲则刚”的境界;抱着金子的人,出卖了自己的人性,灾祸接踵而至。可见,外物的干扰,对人生的发展,有多大的阻碍。
读书的时候,窗外的一只蝉,就让你烦恼不已,根本就看不到书里的字;创业的时候,时时刻刻想着亏损或者发大财之后的样子。
工作节奏被打乱了,结局总是不太理想;恋爱的时候,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总是惦记着爱情之外的异性,导致爱情越来越不完美;工作的时候,带着情绪,似乎是怀才不遇,似乎是收入太少,浑浑噩噩。
排除多余外物,学会专注。老子说:“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已经知道了万物的根源,就能够认识万物;认识了万物,还能够遵守它们的根源,就一直不会有危殆。
受人尊重的官员,始终惧怕“贪污有罪”四个字,心系群众,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服务的事业之中,还借助群众的智慧,治理地方,功劳越来越大。
富有的人,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去赚钱,对自己的实力,会准确判断。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收敛自己的野心,提前准备养老的物资,一生都不会亏损。
种树的人,认知分析水土的成分,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去做,他种下的树,一定会枝繁叶茂,并且为他创造财富。
好学的人,一辈子都在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有能力去驾驭任何困难,人生从未有忧郁。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掌握了行业发展的规律,搞清楚了源头,一发力,就是“四两拨千斤”,气势不凡。
古时候,有一个叫庖丁的厨师,花了三年的时间去研究牛的构造,练习解剖牛的技巧。
他说,一把刀可以用十九年,也不要打磨,仍旧锋利无比。因为他完全按照牛的结构来解剖,丝毫也不会触碰到坚硬的地方。
一国之君的梁惠王对庖丁竖起了大拇指,点了个赞。如果你也能在一个行业扎根、深耕,又怎么不会成功呢?别抱怨了,放下一切杂念,开始行动吧?
上学时,老师常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人在社会上,要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要么不开始,要么就专心去做。
季羡林说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烦恼。”
从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理清头绪,找到脉络,你就能够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如何做?
会做成什么样子,胜负皆在股掌之中,成功易如反掌。记住,不被外物干扰,还能利用外物的本性,就没有不成功的?
古今中外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哪一个没有经历过无数次失望、绝望的时刻?是什么支持他们不懈地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我想,应该只有对自己的信心和对自己梦想一定能实现的信念,成为他们内在的力量,支持他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最终获得成功,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奋斗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会磨砺我们的身心。
这时唯独不能失去的就是对自己、对未来的信心,要时刻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无限精彩的人生。
培根曾说:“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辞适当比恭维好。”说话是有技巧可言的,语气温柔,矛盾会更好化解;说话幽默,能广交好友;说话直观,能更好处理事情。
一般言语温柔之人,对世间万物看得很透彻。他们不会去与他人争辩浪费口舌,因为他们知道最后的结果不过是两败俱伤。
不难发现,那些言语温柔的人,生活都比较坦荡。他的身边不会有什么麻烦事,因为所有的矛盾都能在温柔间悄然化解?
生活总有得失,你失去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所以当你失去什么的时候也不用着急,它们迟早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你的身边?
俗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当你能够与他人耐心讲解,你的层次也就提高了。
生活里大部分人都喜欢与说话幽默的人亲近。因为他们的灵魂很有趣,往往情商也很高。
和他们交流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都会非常舒适。慢慢的他们也就有了庞大的人脉关系。当然,说话舒服并不意味着:过度的讨好?
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
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有句话说得好:“纵使岁月不饶人,唯有善忘是高人。往事就像是过期的文件,舍不得遗忘删减,留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牵绊。
擅长遗忘,才不会被生活的诸多烦恼所困扰;懂得放下,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轻装前行。听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最终是属于那些身体好、活得久的人。”
人生海海,唯有你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终身所依。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年纪,都没有什么比好好珍惜自己,更重要的事情?
把心放宽一些,愁情烦事就少了。不多思、不多虑,日子便简单了。善于忘记,方能不沉溺于过去,永远有未来可以期许。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养好自己的心性,更加珍惜自己,活出健康的体魄,活出乐观的心境,把每一天都过得欢喜如意。
在大多数人眼里,躲避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是对事情不负责任的态度。勇于面对,勇往直前,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
《道德经》有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事实上,真正厉害的人,是善于“躲避”的人。在“不敢”的行为里,成就更好的自己,也给解决困难一些缓冲的机会。
躲避强者,保全实力。任何社会,都存在“丛林法则”,即便你躲起来,不参与别人的竞争,也会受到波及。毕竟,你不可能一个人单独长期存在。
想要从竞争中取得胜利,大部分的人,都会努力去争抢某样东西。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会消耗彼此的力量。厉害的人,会精准估量对方的实力,不会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我们的意识隐藏了对已知世界的记忆,这包含着我们的自我形象、自我观念、自我感知以及自我的经验与价值。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将我们经验的一切,形成了一种非常个别性且主观的自我认同。这是一套非常顽固与机械化的自我结构和自我保护。
一般人终其一生,都很难从这个自我的囚禁中解脱出来。要深信每一个尊贵的生命,都蕴含着一份独一无二的本质,这份本质即是给予这个地球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要尝试让我们内在的本质得以全然的萌芽开花,绽放出生命闪亮的才华,进而实现人生的使命。
生命的艺术即是片刻片刻的觉醒。在你的眼前有两条路,一条路上人潮拥挤,一条路上却鲜有人去,觉醒之路即是突破自我之路,这条路上我们需要用与生俱来的力量。
展现卓越的才能,建立家庭和谐有爱的关系,创造企业的利润与成就,促进社会共荣共同,开辟繁华圆融的新境界。
已知是生命的安眠药,已知使人类意识迟钝,渐渐地成了觉识的残障者。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经验到,看到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雨滴、晨曦、夕阳、海浪、山脉、草原、河流、星辰、宇宙万物纯粹的美。
已知的意识,总是习惯反应给当下的体验这样的讯息:这个我知道了,那个我了解了…,根据过去的经验结论…,对你的好处及不利是…等等。
我们以过去为根,来反应与创造未来,但生命就从此停止了“新”的探索与发现,我们成了已知的电脑人,我们依据已设定的程式来生活,从此生命成了不断重拔的记录片。
在觉识的感知中,我们看到的并非片段,残缺的面向,而是整体的真相,我们可以超越肉眼耳鼻舌身意的官能,来觉知生命更超然的意境。
那是超越头脑界定的生命,是“心”的真实体悟,是一种从感官的快感刺激中,解脱自在的一种自由,人们从此获致精神层次的真正满足。
一个觉识清醒的人,他不再与生命的梦境对抗,不在意识的暗室中挣扎,他能真正的臣服内在的先知,来引领生命的方向。当觉识的光照进那恒古奥秘的殿堂,一切幻化为醒觉。
人类最大的自由并非来自拥有。而内在对已拥有的世界,不执着不害怕失去,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放下,这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放下,是一种停止对已知的欲求与害怕的心理控制。这样的放下是一种心理自由。唯有让意识片刻的结束,我们的意识才能保持片刻片刻的新鲜与生命活力。
人类最大的迷失,就是让生命变成一项累积的游戏,我们因人们的期望而追逐,我们因社会文明的价值,而不断欲求攀爬。在意识上的放下,并非一种消极的放弃,放下是让意识处在一种全然的“空”
即没有一定要如何?也没有一定不要如何的状态,这样的空却创造了有,这是真正对生命的无为而为,无欲则刚的智慧。
当人们能放下旧有的执着与认同,生命将以一种全然敞开,不预设立场、限制地去迎接全新层次的新生。
放下是一种与生命的死亡与新生,拥舞共存的生活智慧。一个懂得迎接死亡的人,即是一个真正懂得生命的艺术家。
身体是心理的一面镜子,心理是精神的反映,当我们觉知到,我们的身体充满限制与束缚时,也代表我们的心理已被已知的经验扭曲,那精神的宁静、和平与满足,将渐渐离我们远去。
放松是觉知的起始,让我们放松身体,聆听身体的讯息,观照我们内在,正在放映转动的心理活动,不压抑也不助长,不评断也不验证,让身体与思想,先建立起一份熟透与任何的连结,那精神将以光般的呈现,照亮我们生命失衡的黑暗。
身心灵是整体存在的生命互动关系,无法分割与独立运作,当我们愿意回到内在宁静、和平的所在,超越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幻象,平衡自然不需用力的发生。
有些人的生命不断在忙碌中,无法停止下来,看似动但内心却充满死寂与缺乏生机,相反的有些人外表看起来非常的沉默安静,但内心世界却又非常的吵难与混乱,这两极都不是我们想谈的所谓平衡,我们要从中找到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阴阳调和的依存之道。
真正的平衡是使一切的动,建立在静的地基上,即一切的行为来自意图的平安,一切的阳根于阴,一切的上根于下。树高千尺不离根,百朵花开不离心的自然之道。
在生命中创造的力量,是来自一份内在全然的信心,与能量充满的显化,当我们想要创造时,必须与想创造的创造物,形成一种一合的状态,它是处在当下的“是的”的力道。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力量,就像呼吸一样的自然与生俱来,只是我们把这份创造的能力,与能量运用在一切的分心物上,每一个人的间念皆是一份创造。
当思想体的意念纷扰时,我们的注意力就被分割与分散,创造出的生命现象就成了零乱的琐事,而非自己真正想创造的生命。
启动创造的力量,首先需要先相信自己拥有这份天赋与魔法,接着是明确清楚自己要创造什么?
集中与放松并充满信心地在当下去创造,包含内在的观想与外在的行动,皆成一致性的状态。人们在生命的创造过程,常处在无助与自怜自艾的负面情境中。
事实上是因为我们遗忘了我们内在最原始的力量,我们错以为我们与世界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以为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现状的被动受害者。
真相却是:世界经由人类的共同创造,这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我们需要的重新觉醒。
即是明白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我是世界的创造,我是一切的源头,当我们明白,我们具有多大的创造责任,我们即拥有多大的自由。
自在是来自对生命全然的接受,而接受并非一种消极的妥协,而是一份对生命本质的秩序、臣服~接受的本质是以“空”来面对一切发生。
没有好坏、对错、应该与不应该的评断选择,是一个没有意图的背景,全然的接受与面对内外在一切的发生。
人们因有太多已知的背景,使我们总是带着许多的联想与评断,来面对生命所发生的一切,这样的面对是有隐晦的意图,与防卫机制的,当生命充满了防卫机制。
我们所作的回应常有限制与差距,我们无法如实的与世界联合,我们将失去了我们原可接受到的丰富与餐宴。我们是如此与世界分隔,我们变得如此渺小无法融入那浩瀚的无限。
我们当愈想注外追求什么,是因我们的内在以为自己没有,当我们愈注外求,内在就愈缺乏力量,我们就愈远离那自在的力量?
自在是一种哪里也不必去我什么也不需要的觉悟,内在已俱足,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一切的一切皆不需外求,因为它一直在我的里面?
整个存在以它独特的方式,在各个层面提供给我们,在生命的进化上各种资源与滋养,当我们能量正的打开我们的心去感觉、去听、去看。
宇宙万物到处存在着,无条件的恩典与礼物,包括阳光、雨水、彩虹,包括青山、绿水、河流、山峰、山谷、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以及每个来到生命中的人、事、物一切皆隐藏着大自然丰盛的给予。
当人类真正的觉醒时,我们将为我们无知所犯的错感到震惊,像似梦游者突然被唤醒一般。
在这里我们所要谈的忏悔,并非指人们要因为自己的犯错而自责内疚,因为自责内疚只会因罪恶感,而去创造更大的灾难来惩罚。
我们要谈的忏悔,更非一种透过形式化的认错获得心安,当本质的悔改没有发生,认错者仍然继续地犯同样的错。
悔改的目的并非来助长,被道歉者的自我因此而指责,或变得妄自尊大,而是让对方都有能从罪意识的监禁中解放。
真正的忏悔是非常有强度,对生命梦境的洞悉,忏悔者真正的明白我是一切的源头,我创造着一切,一切因我而创造。
当人类处在生命的梦境中,我们就会不断地发出,与梦境剧本相符的通告,所有现实只是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演出。
当这样深度的洞悉生命,彻悟人生所进行的忏悔是对原罪的赦免,对继续创造万恶的终结。
祝福是来自人类至高的爱,当人们失去了他的爱人,爱仍然没有停止地流向她,这可谓是“真爱”
当我们真的能从“我的”世界以外,仍能看到爱的联结,生命万物将会到处充满着祝福的礼赞。
人们常因为过多的算计,而使生命物本能“爱的能力”开始萎缩与消失,我们因为付出这个即可获得什么?或因为获得什么?
所以我必须偿还什么?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是一种置换,而非一种自然之爱?
人们的意识因脱离了整体,使自己陷入了一种孤立与单薄的情境,于是我们越切断了整体的自然之爱,任何来自整体的自然之爱,这样的爱打开质,即会变成一种超越小我的至善祝福。
当人们超越小我的去爱,我们将看到大我的爱是如此的浩瀚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一切的生长皆被滋润与受到祝福,一种象徽永恒的爱即在此间产生,我就开进入合一状态。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方法,于是也都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和这个周遭的世界相处着。
莎士比亚说,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都会自己对这个世界对应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也曾经在诗人的笔下,读到了几分人生的境界不同,读出了几分岁月沧桑与蹉跎。
就像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引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质量与兜兜转转的状态。
其实我们不管做着什么样的营生与事业,哪怕是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最好的境界我想就是玩的心态了?
你在学习刑事法律的时候,若是能够以玩的心态来研究,许多枯燥乏味的东西可能就烟消云散。
你在跳绳的时候,若是一味地思考着怎么样才能越跳越好玩,甚至把跳绳练成你的技能和强项,即便多了几分疲倦与单调?
因为融入了你的情感与心情,也是乐事一件。当我们看一看身边的那些所谓的高手,在他们的身上几乎都隐藏着“玩”的特质。
《射雕英雄传》中,在桃花岛的山洞里,一个人居住多年的老顽童丝毫没有多少辜负与厌倦。
因为他就拥有这样的人生智慧,就是抱着“玩”的心态,让其创出了左右手互搏术,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也许在你我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老顽童这般“玩”的生活哲学,即便不能成功,也玩出了一定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为生活中的高手,关键的东西有时就是头脑中缺乏这样的精神引领。
思维的境界不同,人生的收获与结局也往往不同,一丝一毫的差异,有时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就拿读书举例,有的人总觉得是一种痛苦,自然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及早败下阵来,若是能把读书当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自然事半功倍。
杨振宁老先生曾说,一个苦字把我们害惨了,于是在他的倡议下修改了一句诗词,从此境界大有不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由此可见同一件事拥有不同的态度人生的结局往往色彩不同。
人生得有些痛苦本无可避免,正如同佛家所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长久,坦然一点,乐观一些,多带些几分玩的乐趣。
人生的光芒自然万丈。有的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真的是一种莫名的享受与放松,因为带着玩的乐趣与心情。
有的人在等红灯的时候,不急不躁,心静如水,坦然活在当下,即便是这样的人生体验,也是多了几分幸福与乐趣。慢慢的,我们发现玩才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高的境界。
俗话说,医不叩门,是说医生不主动送医上门,这是很有道理的。一是患者“讳疾忌医”会心生反感;二是患者会认为医生别有用心,有所谋图;三是因为患者没有欲求,不会领情,所以说“送医上门”百无一益。
其实,为人处世也是同理。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主动为人出谋划策,建言献计。
别人会排斥你。别人不主动征求你的意见,就是从内心不认可你,不看重你,你在其心中没有位置,没有分量,如果你主动建议,必然会遭到排斥,让人鄙视,怎会听你。
别人会误会你。如果你不请而往,主动献言,别人则会误会你,对你心生猜忌,甚至会怀疑你目的不纯,心怀企图,居心叵测。你的一片善心仁义,会换来别人的冰情。
别人会轻视你。既然别人不需要你的指点引导,那么你的主动建言就成了多余,是自作多情,自轻自贱,不仅得不到认可,还会惹人鄙视嘲笑,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真正的高人,都深谙此理:不求不言,不求不往。刘备精诚所至,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做了“隆中对”
帮他谋划大事,奠定了三分天下;朱元璋降驾,亲临朱升之家,请教大计,朱升才进献了三项良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帮他夺取了天下。
在渐行渐远的光阴中,岁月的记忆在且行且忘中不断更新。生命,从懵懂到成熟,每一次历经辗转与波折的觉悟,都在柴米油盐的认真里,变得愈发坚韧。
每一次追逐诗与远方的情怀,都在诗酒花茶的执着里,变得更加厚重。认真的做事,认真的做人,认真的生活,生命所有的美好,都源于人间烟火中这些朴素且从容的认认真真。
岁月穿行在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里,倏忽间,回首处,流动的光阴见证着生命的勇毅,即便是在风雨中、在黑暗里,也不失认真对待生活的初衷。
始终相信,时光会回馈每一个认认真真生活的人,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用认真成就人间与朝暮。
梁晓声在《人世间》这部书中曾这样写道:“人活一世,尽量活得正直、坚毅、善良,对自己的角色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时事尽量保持独立的思考,能恪守这些基本原则就已足够。”
拥一颗认真而坚韧的心,才能有智慧走出大脑中的认知世界,去发现外面真实世界的本来面目,认真而踏实地去生活。
才能在明辨的思考中,认清平凡生活中的真假虚实,从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让人生在认认真真中,学会进退有据,懂得高低有时。
凝炼生活的领悟,采撷生活中那些认认真真的美好。人间烟火中所有平凡且温暖的相伴相行,都是在点点滴滴的认真中积累。
包容并珍惜。于经年流转中,透过心中的希望,眼中的向往,行中的认真,一路踏实走来,期许岁月静好。
余秋雨在《生命是一树花开》中写道:“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欣喜;退一步,有一步的心境。
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的呼吸,仔细的聆听,微笑着生活;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认认真真的对待生命,是岁月沉淀的涵养;认认真真的对待生活,是阅历赋予的信仰;认认真真的对待挫折,是坚韧给予的教养;认认真真的对待平凡,是热爱赐予的滋养。
采撷人间烟火里的那些认认真真,编织生命所有的美好。不懈怠,不轻薄,有热爱,有厚重,让生活总有微笑的理由,让心情总有温暖的感动。
以春的繁华富饶心灵,以冬的纯澈涤清灵魂,在人间烟火的认认真真里,慢慢将岁月装点成人生最美的风景,予生命以最美的模样。
人生,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这世上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因果都是有原因的,这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生所得到的什么都是自身行为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是公道的,社会也是公平的?
人生有汗水就会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自己不努力,不奋斗,谁也给不了你所需要的生活。
做人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此,才能做一个自强的人,一个严于自律的人,成为一个勇于奋斗,积极进取的人。
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别,有些差别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就不要在意,更不要去埋怨,比如,人智商上的差距;父母财富上的差距,有的孩子生下来父母就留下了亿万财富等。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并不是这些,而是自身的勤奋和自律上,人生能够取得成功,收获幸福靠的并不一定是高智商,也不是万贯家财,而有要有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是人之常情,只是有的人追求理想和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心比天高。
只是有的人,追求理想,怕苦怕累,不想付出,还想收获,急功近利,做人最需要的是要有好的品德,有好的悟性。
品质是做人的本质和基础,悟性是做人的智慧,有了悟性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当追求什么?做些什么?成就什么?这才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人有勤奋就能进取,人有了悟性就能做好自己?
商品经济社会,灯红酒绿,诱惑多多,面对物欲,不少人对金钱的欲望难以自控,人人都想赚钱,人人都想获利。
不错,赚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钱并不是人生最终目标,做人还需要有精神追求,还需要有精神上的享受,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没有走好人生之路,就是物欲太重,脑子被钱财迷住了,成了金钱的奴隶。有的人为了钱,为了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最终进上了邪路,既可悲,也后悔。
做人要有悟性,没有悟性的人看到的就是眼前的利益;没有悟性,人的站位就不高,思路就不开阔。
就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与人攀比,做不好自己,如此做人,就会失去自我,失去美好的人生。
人的悟性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学习和思考中出来。这个社会很复杂,人心很浮躁,其实,只要你做一个学习的人,思考的人,乐于悟道的人。
这个社会也不复杂,而且很简单,做人只要记住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并能积极去实践,也就抓住了人生之根本。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宗。万事不离其宗。做人做事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人生的重点,抓住了灵魂之处。万事万物能生存下来,都有它的理由,都有其内在原因。
树靠根发,人靠心发,做人要内心强大,要心存善良,有了如此宽阔之心,如此强进的动力,就能不断地悟道,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瓜果长得好,靠的是有良好的种子;一个人有福报,靠的是厚德之心,做人要悟道,就是悟厚德之道,这个真的很重要。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人生路上,要学会爱自己,不要因为物质的欲望而毁了自己,要适可而止。
同时,也要懂得爱的价值,爱一个人,就是升华自己的灵魂。因为爱,你会获得幸福,因为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更加的美丽。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相对的永恒,那也就只有深情与爱,才是永恒的?
一个人,失去了爱的能力,就会失去生命的原动力。每一个生命,都是深情的活着,为爱而生,不被辜负。若心中有爱,深情拥抱生活,那也是不枉此生。
在岁月变幻中,如果不为了爱而奔赴,不为了深情而活着,那也就失去了生命应有的价值。
而我认为,只有深情与爱与,才是美的诠释,才能让人生风景优美,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生活中,缺失是一种美,而缺失了爱和深情就不美了。世界本不完美,我们要爱和深情去弥补,去完事对世界的看法世界,如此,你眼里的世界,才会更美。
所以,人活着,一辈子能够理解深情的含义,并实践爱的意义,即便转眼之间老去,也不会遗憾。
不为外而活着,才有生命的精彩。余华《活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不可否认,人为了生活,为自己而活,也为了功名利禄奔波一生,到了最后,或许,终究不会如愿,或许,终究都不明白为什么而活?
当懂得了人生如梦,一场虚空之后。才会明白,活着的时候,平常日子,唯有深情与自己。
深情与健康,爱自己,爱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健康开心的活着的,就是一种福气。
佛曰: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个人是温柔是暴力,是开朗是寡淡都是能从脸上看出的。
古往今来,一直都有流传着“看相”的说话,通过面相、手相其实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命运。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成天在忙忙碌碌。为了谋生,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了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人生的追求,也是人生的期盼,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人生苦短,充其量也就是3万多天,做人要珍惜自己的人生。做人谁不想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呢?日子要过好,做人就要悟好道,做好人,就是人生的硬道理。
人生要弄明白,做人应当怎样活着?如何去奋斗?如何去生存?这样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品经济社会,灯红酒绿,诱惑多多,摆在人生面前看似有许多条路,但是,真正人们面前所走的路并不是很多,有的路是一条死路。
有的路是一条断头路;有的路是行不通的路。人生如麻,要想走好人生之路,就要悟好道,如此,脑子才能开窍。
人生路漫漫,做人就是两件事,做人与做事。人做好了,事做好了,就是一个好人,就是一个不平庸的人,也是一个成功之人。
更是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好人就是善良的人,勤奋的人,就是一个简洁的人,也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人生,要以善为本,以勤为乐。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人先贤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经典佳句,做人当从中这八个字中得到智慧和启迪。
人生以善为贵,以勤为根,人生只要抓住了一个“善”字,一个“勤”字,也就会摆脱平庸,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人原本都是善良的,只有因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有的人在利益和得失之间。
在物欲享受之中,慢慢地丢掉了原本的善良,急于求成,损人利己,忘记了初心,这是做人的缺乏,做人丢掉了善良,最终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
做人为什么要善,为什么要勤,道理很简单,做人只有善,才能与人和睦共处,人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成?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的品质是高贵的,水能够包容万物,与世无争,水往低处流,这就是水的善良,水的品质。
做人要有水一样的品质,对人要有包容之心,能够容忍别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增强团结,不会与人发生矛盾,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在和谐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一个人的能力是什么?不是高调做人,而是低调做人;做人不是“抬头”,而是埋头。做人不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动不动就发脾气,遇事就上火,而是要有一颗宽阔的心怀?
能够容忍人,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就是善良之人,也是有德之人,是能够厚德载物的人,必有福报。这就是水的品质,做人善良为贵,不善为恶,必有祸端。
做人要善,做事要勤,勤能补拙,只有勤奋,才能自强不息,自信自立,人生手中有技,有了这个本领,就不愁没有谋生的本事了。
也就不愁赚不了钱。做人要勤,做人要善,勤能补拙,善能无祸。做人远了祸端,也就是幸福和快乐的人了。
人生路上,无论你拥有了多少财富,懂得了多少道理,终究不能不深情与世界,不爱万物。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很多人往往都是如此。
因为取得了一点小成就而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守着过往的成就原地踏步,最终得不偿失。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因为一点小成就而骄傲自满,反而,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的态度。
当你把姿态放得足够低的时候,就能轻易看到自己的缺点,看清你跟别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前进。
而且,当一个人总是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幻想中时,就很容易变得盲目自大,害人而不自知,被人欺骗也不愿承认。谦卑,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
其实,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在深情与爱之间徘徊,也就是心与灵魂的对撞,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必然规律而已?
顺从自然,不为外物,遵从内心的活着,深情而不辜负,爱而深刻地活着,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奢望。
做不切合实际的梦,也许,你的愿望不会实现,但是,活出自我的精彩比什么都重要?
哲人尼采说:很多事实和真相,甚至真理,都是以近乎玩笑的形式存在的。
人的思维很有意思,本能的天性是“趋利避害”。而现实,往往却总是和人开玩笑,越趋利越没利,越避害越有害。
就好像你在职场,越是争名夺利,最后名和利往往都是上级的,你的功劳越大,最后越不是你的。
许多人觉得自己的老板都是煞笔,能力远不如自己,结果自我膨胀,辞职创业去当老板。
自己当上老板才发现,自己只是某项技术比原来的老板强,综合能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最后输得一塌糊涂。
事实真相就是,自己不逃避困难利害,遇到不好的事情,主动迎难而上。
既然大多数人都是趋利的人性,那自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言行有道,价值先行。
先把利益给到对方,先把好处给到对方。只要你能先帮助别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东西。趋利避害,别人做反了,你就再颠倒回来。
人与人之间拉开巨大差距原因,并不是那些实力、背景、资源、学历、经验,等外在的所谓因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思维认知的不同。
共勉。
巴尔扎克说过:“如果不能忘记许多,人生则无法再继续。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和往事过不去,让已成定局的种种,妨碍到今天的自己。一颗心,不过巴掌大,若是装满了过去,就再也盛不下新的东西。
老子所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万事万物老天自有安排,遇事不必强行辩驳,反而更容易取胜。
信心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创造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纷纷扰扰的人和事有时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坎坎坷坷的前行的道路,也经常会让我们裹足不前,反复经历挫折失败后,还有可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是,唯有信心,才会让我们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人生的格局,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愚蠢的人,凡事爱朝坏处想,越想越苦,越想越烦,终成烦恼的人生。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总是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了快乐的人生。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安然,心也安然。
人生一辈子,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不过就是你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当你看过四季,见过风云,才发现你要见的美景,不过就是看似平淡的生活和心境。
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其实很简单: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
行至中年,人活得其实己经不是日子,而是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是时光和自我较量后的馈赠。
纵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仍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只愿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聪明的人,以静制动;愚蠢的人,喜怒无常。《道德经》有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人生在世,活成平淡如水的样子,尊重自己的本性,也不去干扰别人的本性,就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想要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成功。
搞清楚了外物的特性,然后按照这样的特性去行动,外物皆可以为我所用,毫不费力。充分认识外物,为己所用。春秋时的一天,孔子和弟子坐在一起聊天。
有弟子问,懂得游泳的人,很容易学会摆渡;会潜水的人,不要学习,也会摆渡。这是什么道理?
孔子想了想,说,会游泳的人,不惧怕水,因此他可以大胆地摆渡,勇气就是智谋;会潜水的人,就算船翻倒在水里,也不会惊慌失措,就像发生了一件平常事一样,心定了,一切皆安。
孔子还说,在吕梁这个地方,有一个游水的高手,可以顺着瀑布跳下去,沉入到瀑布下的深潭,又随着漩涡一起浮出水面,令人敬佩。
言外之意,游水的高手,已经摸透了水的习性,有没有船,他都不会依赖了,何愁学不会摆渡。
顺水推舟,一日千里,逆水行舟,激流勇进,各有千秋,关键看你如何去利用。
生活中,当你失败的时候,不是这件事太困难了,而是你没有掌握要领,没有尊重事物的规律。利用事物的习性,反而被其困住了。
我们常说,跳出圈子看圈子。也就是静观其变的智慧。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从今往后,做任何事情,想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预测准事情的发展趋势,借力使力,事半功倍。
凡是和规律对抗的事情,都不要去做,你一开始行动,就会被困扰,越折腾,越失败。
合理利用外物,取舍有度。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个人起了贪婪,不是他的智慧弄丢了,而是他心神不宁了,导致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把握,容易失败。
古时候,有一个射箭非常厉害的人,真正练成了“百步穿杨”的技艺。
一个智者对他说:“我和你赌一把,要是你射中了百尺之外的一根柳枝,我给你两块金子。当然,你没有射中的话,也要给我两块金子。”
射箭的人拉开弓,搭上箭,发现自己手心冒汗,眼睛也不好使。迟迟没有把箭射出去。
“金子啊,金子啊”,射箭的人,在心里念叨着。他担心自己射不准,遭受损失;他仿佛看到了金子的光芒,就在柳枝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呼”,箭射出去了,柳枝纹丝不动。射箭的人输了,百思不得其解。智者说,金子啊,金子。说完了,扬长而去。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块“金子”,能够舍去金子的人,就达到了“无欲则刚”的境界;抱着金子的人,出卖了自己的人性,灾祸接踵而至。可见,外物的干扰,对人生的发展,有多大的阻碍。
读书的时候,窗外的一只蝉,就让你烦恼不已,根本就看不到书里的字;创业的时候,时时刻刻想着亏损或者发大财之后的样子。
工作节奏被打乱了,结局总是不太理想;恋爱的时候,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总是惦记着爱情之外的异性,导致爱情越来越不完美;工作的时候,带着情绪,似乎是怀才不遇,似乎是收入太少,浑浑噩噩。
排除多余外物,学会专注。老子说:“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已经知道了万物的根源,就能够认识万物;认识了万物,还能够遵守它们的根源,就一直不会有危殆。
受人尊重的官员,始终惧怕“贪污有罪”四个字,心系群众,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服务的事业之中,还借助群众的智慧,治理地方,功劳越来越大。
富有的人,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去赚钱,对自己的实力,会准确判断。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收敛自己的野心,提前准备养老的物资,一生都不会亏损。
种树的人,认知分析水土的成分,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去做,他种下的树,一定会枝繁叶茂,并且为他创造财富。
好学的人,一辈子都在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有能力去驾驭任何困难,人生从未有忧郁。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掌握了行业发展的规律,搞清楚了源头,一发力,就是“四两拨千斤”,气势不凡。
古时候,有一个叫庖丁的厨师,花了三年的时间去研究牛的构造,练习解剖牛的技巧。
他说,一把刀可以用十九年,也不要打磨,仍旧锋利无比。因为他完全按照牛的结构来解剖,丝毫也不会触碰到坚硬的地方。
一国之君的梁惠王对庖丁竖起了大拇指,点了个赞。如果你也能在一个行业扎根、深耕,又怎么不会成功呢?别抱怨了,放下一切杂念,开始行动吧?
上学时,老师常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人在社会上,要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要么不开始,要么就专心去做。
季羡林说过:“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烦恼。”
从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理清头绪,找到脉络,你就能够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如何做?
会做成什么样子,胜负皆在股掌之中,成功易如反掌。记住,不被外物干扰,还能利用外物的本性,就没有不成功的?
古今中外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哪一个没有经历过无数次失望、绝望的时刻?是什么支持他们不懈地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我想,应该只有对自己的信心和对自己梦想一定能实现的信念,成为他们内在的力量,支持他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最终获得成功,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奋斗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会磨砺我们的身心。
这时唯独不能失去的就是对自己、对未来的信心,要时刻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无限精彩的人生。
培根曾说:“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辞适当比恭维好。”说话是有技巧可言的,语气温柔,矛盾会更好化解;说话幽默,能广交好友;说话直观,能更好处理事情。
一般言语温柔之人,对世间万物看得很透彻。他们不会去与他人争辩浪费口舌,因为他们知道最后的结果不过是两败俱伤。
不难发现,那些言语温柔的人,生活都比较坦荡。他的身边不会有什么麻烦事,因为所有的矛盾都能在温柔间悄然化解?
生活总有得失,你失去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所以当你失去什么的时候也不用着急,它们迟早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你的身边?
俗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当你能够与他人耐心讲解,你的层次也就提高了。
生活里大部分人都喜欢与说话幽默的人亲近。因为他们的灵魂很有趣,往往情商也很高。
和他们交流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都会非常舒适。慢慢的他们也就有了庞大的人脉关系。当然,说话舒服并不意味着:过度的讨好?
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
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有句话说得好:“纵使岁月不饶人,唯有善忘是高人。往事就像是过期的文件,舍不得遗忘删减,留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牵绊。
擅长遗忘,才不会被生活的诸多烦恼所困扰;懂得放下,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轻装前行。听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最终是属于那些身体好、活得久的人。”
人生海海,唯有你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终身所依。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年纪,都没有什么比好好珍惜自己,更重要的事情?
把心放宽一些,愁情烦事就少了。不多思、不多虑,日子便简单了。善于忘记,方能不沉溺于过去,永远有未来可以期许。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养好自己的心性,更加珍惜自己,活出健康的体魄,活出乐观的心境,把每一天都过得欢喜如意。
在大多数人眼里,躲避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是对事情不负责任的态度。勇于面对,勇往直前,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
《道德经》有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事实上,真正厉害的人,是善于“躲避”的人。在“不敢”的行为里,成就更好的自己,也给解决困难一些缓冲的机会。
躲避强者,保全实力。任何社会,都存在“丛林法则”,即便你躲起来,不参与别人的竞争,也会受到波及。毕竟,你不可能一个人单独长期存在。
想要从竞争中取得胜利,大部分的人,都会努力去争抢某样东西。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会消耗彼此的力量。厉害的人,会精准估量对方的实力,不会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我们的意识隐藏了对已知世界的记忆,这包含着我们的自我形象、自我观念、自我感知以及自我的经验与价值。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将我们经验的一切,形成了一种非常个别性且主观的自我认同。这是一套非常顽固与机械化的自我结构和自我保护。
一般人终其一生,都很难从这个自我的囚禁中解脱出来。要深信每一个尊贵的生命,都蕴含着一份独一无二的本质,这份本质即是给予这个地球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要尝试让我们内在的本质得以全然的萌芽开花,绽放出生命闪亮的才华,进而实现人生的使命。
生命的艺术即是片刻片刻的觉醒。在你的眼前有两条路,一条路上人潮拥挤,一条路上却鲜有人去,觉醒之路即是突破自我之路,这条路上我们需要用与生俱来的力量。
展现卓越的才能,建立家庭和谐有爱的关系,创造企业的利润与成就,促进社会共荣共同,开辟繁华圆融的新境界。
已知是生命的安眠药,已知使人类意识迟钝,渐渐地成了觉识的残障者。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经验到,看到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雨滴、晨曦、夕阳、海浪、山脉、草原、河流、星辰、宇宙万物纯粹的美。
已知的意识,总是习惯反应给当下的体验这样的讯息:这个我知道了,那个我了解了…,根据过去的经验结论…,对你的好处及不利是…等等。
我们以过去为根,来反应与创造未来,但生命就从此停止了“新”的探索与发现,我们成了已知的电脑人,我们依据已设定的程式来生活,从此生命成了不断重拔的记录片。
在觉识的感知中,我们看到的并非片段,残缺的面向,而是整体的真相,我们可以超越肉眼耳鼻舌身意的官能,来觉知生命更超然的意境。
那是超越头脑界定的生命,是“心”的真实体悟,是一种从感官的快感刺激中,解脱自在的一种自由,人们从此获致精神层次的真正满足。
一个觉识清醒的人,他不再与生命的梦境对抗,不在意识的暗室中挣扎,他能真正的臣服内在的先知,来引领生命的方向。当觉识的光照进那恒古奥秘的殿堂,一切幻化为醒觉。
人类最大的自由并非来自拥有。而内在对已拥有的世界,不执着不害怕失去,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放下,这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放下,是一种停止对已知的欲求与害怕的心理控制。这样的放下是一种心理自由。唯有让意识片刻的结束,我们的意识才能保持片刻片刻的新鲜与生命活力。
人类最大的迷失,就是让生命变成一项累积的游戏,我们因人们的期望而追逐,我们因社会文明的价值,而不断欲求攀爬。在意识上的放下,并非一种消极的放弃,放下是让意识处在一种全然的“空”
即没有一定要如何?也没有一定不要如何的状态,这样的空却创造了有,这是真正对生命的无为而为,无欲则刚的智慧。
当人们能放下旧有的执着与认同,生命将以一种全然敞开,不预设立场、限制地去迎接全新层次的新生。
放下是一种与生命的死亡与新生,拥舞共存的生活智慧。一个懂得迎接死亡的人,即是一个真正懂得生命的艺术家。
身体是心理的一面镜子,心理是精神的反映,当我们觉知到,我们的身体充满限制与束缚时,也代表我们的心理已被已知的经验扭曲,那精神的宁静、和平与满足,将渐渐离我们远去。
放松是觉知的起始,让我们放松身体,聆听身体的讯息,观照我们内在,正在放映转动的心理活动,不压抑也不助长,不评断也不验证,让身体与思想,先建立起一份熟透与任何的连结,那精神将以光般的呈现,照亮我们生命失衡的黑暗。
身心灵是整体存在的生命互动关系,无法分割与独立运作,当我们愿意回到内在宁静、和平的所在,超越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幻象,平衡自然不需用力的发生。
有些人的生命不断在忙碌中,无法停止下来,看似动但内心却充满死寂与缺乏生机,相反的有些人外表看起来非常的沉默安静,但内心世界却又非常的吵难与混乱,这两极都不是我们想谈的所谓平衡,我们要从中找到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阴阳调和的依存之道。
真正的平衡是使一切的动,建立在静的地基上,即一切的行为来自意图的平安,一切的阳根于阴,一切的上根于下。树高千尺不离根,百朵花开不离心的自然之道。
在生命中创造的力量,是来自一份内在全然的信心,与能量充满的显化,当我们想要创造时,必须与想创造的创造物,形成一种一合的状态,它是处在当下的“是的”的力道。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力量,就像呼吸一样的自然与生俱来,只是我们把这份创造的能力,与能量运用在一切的分心物上,每一个人的间念皆是一份创造。
当思想体的意念纷扰时,我们的注意力就被分割与分散,创造出的生命现象就成了零乱的琐事,而非自己真正想创造的生命。
启动创造的力量,首先需要先相信自己拥有这份天赋与魔法,接着是明确清楚自己要创造什么?
集中与放松并充满信心地在当下去创造,包含内在的观想与外在的行动,皆成一致性的状态。人们在生命的创造过程,常处在无助与自怜自艾的负面情境中。
事实上是因为我们遗忘了我们内在最原始的力量,我们错以为我们与世界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以为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现状的被动受害者。
真相却是:世界经由人类的共同创造,这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我们需要的重新觉醒。
即是明白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我是世界的创造,我是一切的源头,当我们明白,我们具有多大的创造责任,我们即拥有多大的自由。
自在是来自对生命全然的接受,而接受并非一种消极的妥协,而是一份对生命本质的秩序、臣服~接受的本质是以“空”来面对一切发生。
没有好坏、对错、应该与不应该的评断选择,是一个没有意图的背景,全然的接受与面对内外在一切的发生。
人们因有太多已知的背景,使我们总是带着许多的联想与评断,来面对生命所发生的一切,这样的面对是有隐晦的意图,与防卫机制的,当生命充满了防卫机制。
我们所作的回应常有限制与差距,我们无法如实的与世界联合,我们将失去了我们原可接受到的丰富与餐宴。我们是如此与世界分隔,我们变得如此渺小无法融入那浩瀚的无限。
我们当愈想注外追求什么,是因我们的内在以为自己没有,当我们愈注外求,内在就愈缺乏力量,我们就愈远离那自在的力量?
自在是一种哪里也不必去我什么也不需要的觉悟,内在已俱足,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一切的一切皆不需外求,因为它一直在我的里面?
整个存在以它独特的方式,在各个层面提供给我们,在生命的进化上各种资源与滋养,当我们能量正的打开我们的心去感觉、去听、去看。
宇宙万物到处存在着,无条件的恩典与礼物,包括阳光、雨水、彩虹,包括青山、绿水、河流、山峰、山谷、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以及每个来到生命中的人、事、物一切皆隐藏着大自然丰盛的给予。
当人类真正的觉醒时,我们将为我们无知所犯的错感到震惊,像似梦游者突然被唤醒一般。
在这里我们所要谈的忏悔,并非指人们要因为自己的犯错而自责内疚,因为自责内疚只会因罪恶感,而去创造更大的灾难来惩罚。
我们要谈的忏悔,更非一种透过形式化的认错获得心安,当本质的悔改没有发生,认错者仍然继续地犯同样的错。
悔改的目的并非来助长,被道歉者的自我因此而指责,或变得妄自尊大,而是让对方都有能从罪意识的监禁中解放。
真正的忏悔是非常有强度,对生命梦境的洞悉,忏悔者真正的明白我是一切的源头,我创造着一切,一切因我而创造。
当人类处在生命的梦境中,我们就会不断地发出,与梦境剧本相符的通告,所有现实只是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演出。
当这样深度的洞悉生命,彻悟人生所进行的忏悔是对原罪的赦免,对继续创造万恶的终结。
祝福是来自人类至高的爱,当人们失去了他的爱人,爱仍然没有停止地流向她,这可谓是“真爱”
当我们真的能从“我的”世界以外,仍能看到爱的联结,生命万物将会到处充满着祝福的礼赞。
人们常因为过多的算计,而使生命物本能“爱的能力”开始萎缩与消失,我们因为付出这个即可获得什么?或因为获得什么?
所以我必须偿还什么?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是一种置换,而非一种自然之爱?
人们的意识因脱离了整体,使自己陷入了一种孤立与单薄的情境,于是我们越切断了整体的自然之爱,任何来自整体的自然之爱,这样的爱打开质,即会变成一种超越小我的至善祝福。
当人们超越小我的去爱,我们将看到大我的爱是如此的浩瀚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一切的生长皆被滋润与受到祝福,一种象徽永恒的爱即在此间产生,我就开进入合一状态。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方法,于是也都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和这个周遭的世界相处着。
莎士比亚说,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都会自己对这个世界对应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也曾经在诗人的笔下,读到了几分人生的境界不同,读出了几分岁月沧桑与蹉跎。
就像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引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质量与兜兜转转的状态。
其实我们不管做着什么样的营生与事业,哪怕是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最好的境界我想就是玩的心态了?
你在学习刑事法律的时候,若是能够以玩的心态来研究,许多枯燥乏味的东西可能就烟消云散。
你在跳绳的时候,若是一味地思考着怎么样才能越跳越好玩,甚至把跳绳练成你的技能和强项,即便多了几分疲倦与单调?
因为融入了你的情感与心情,也是乐事一件。当我们看一看身边的那些所谓的高手,在他们的身上几乎都隐藏着“玩”的特质。
《射雕英雄传》中,在桃花岛的山洞里,一个人居住多年的老顽童丝毫没有多少辜负与厌倦。
因为他就拥有这样的人生智慧,就是抱着“玩”的心态,让其创出了左右手互搏术,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也许在你我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老顽童这般“玩”的生活哲学,即便不能成功,也玩出了一定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为生活中的高手,关键的东西有时就是头脑中缺乏这样的精神引领。
思维的境界不同,人生的收获与结局也往往不同,一丝一毫的差异,有时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就拿读书举例,有的人总觉得是一种痛苦,自然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及早败下阵来,若是能把读书当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自然事半功倍。
杨振宁老先生曾说,一个苦字把我们害惨了,于是在他的倡议下修改了一句诗词,从此境界大有不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由此可见同一件事拥有不同的态度人生的结局往往色彩不同。
人生得有些痛苦本无可避免,正如同佛家所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长久,坦然一点,乐观一些,多带些几分玩的乐趣。
人生的光芒自然万丈。有的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真的是一种莫名的享受与放松,因为带着玩的乐趣与心情。
有的人在等红灯的时候,不急不躁,心静如水,坦然活在当下,即便是这样的人生体验,也是多了几分幸福与乐趣。慢慢的,我们发现玩才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高的境界。
俗话说,医不叩门,是说医生不主动送医上门,这是很有道理的。一是患者“讳疾忌医”会心生反感;二是患者会认为医生别有用心,有所谋图;三是因为患者没有欲求,不会领情,所以说“送医上门”百无一益。
其实,为人处世也是同理。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主动为人出谋划策,建言献计。
别人会排斥你。别人不主动征求你的意见,就是从内心不认可你,不看重你,你在其心中没有位置,没有分量,如果你主动建议,必然会遭到排斥,让人鄙视,怎会听你。
别人会误会你。如果你不请而往,主动献言,别人则会误会你,对你心生猜忌,甚至会怀疑你目的不纯,心怀企图,居心叵测。你的一片善心仁义,会换来别人的冰情。
别人会轻视你。既然别人不需要你的指点引导,那么你的主动建言就成了多余,是自作多情,自轻自贱,不仅得不到认可,还会惹人鄙视嘲笑,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真正的高人,都深谙此理:不求不言,不求不往。刘备精诚所至,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做了“隆中对”
帮他谋划大事,奠定了三分天下;朱元璋降驾,亲临朱升之家,请教大计,朱升才进献了三项良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帮他夺取了天下。
在渐行渐远的光阴中,岁月的记忆在且行且忘中不断更新。生命,从懵懂到成熟,每一次历经辗转与波折的觉悟,都在柴米油盐的认真里,变得愈发坚韧。
每一次追逐诗与远方的情怀,都在诗酒花茶的执着里,变得更加厚重。认真的做事,认真的做人,认真的生活,生命所有的美好,都源于人间烟火中这些朴素且从容的认认真真。
岁月穿行在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里,倏忽间,回首处,流动的光阴见证着生命的勇毅,即便是在风雨中、在黑暗里,也不失认真对待生活的初衷。
始终相信,时光会回馈每一个认认真真生活的人,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用认真成就人间与朝暮。
梁晓声在《人世间》这部书中曾这样写道:“人活一世,尽量活得正直、坚毅、善良,对自己的角色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时事尽量保持独立的思考,能恪守这些基本原则就已足够。”
拥一颗认真而坚韧的心,才能有智慧走出大脑中的认知世界,去发现外面真实世界的本来面目,认真而踏实地去生活。
才能在明辨的思考中,认清平凡生活中的真假虚实,从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让人生在认认真真中,学会进退有据,懂得高低有时。
凝炼生活的领悟,采撷生活中那些认认真真的美好。人间烟火中所有平凡且温暖的相伴相行,都是在点点滴滴的认真中积累。
包容并珍惜。于经年流转中,透过心中的希望,眼中的向往,行中的认真,一路踏实走来,期许岁月静好。
余秋雨在《生命是一树花开》中写道:“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欣喜;退一步,有一步的心境。
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的呼吸,仔细的聆听,微笑着生活;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认认真真的对待生命,是岁月沉淀的涵养;认认真真的对待生活,是阅历赋予的信仰;认认真真的对待挫折,是坚韧给予的教养;认认真真的对待平凡,是热爱赐予的滋养。
采撷人间烟火里的那些认认真真,编织生命所有的美好。不懈怠,不轻薄,有热爱,有厚重,让生活总有微笑的理由,让心情总有温暖的感动。
以春的繁华富饶心灵,以冬的纯澈涤清灵魂,在人间烟火的认认真真里,慢慢将岁月装点成人生最美的风景,予生命以最美的模样。
人生,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这世上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因果都是有原因的,这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生所得到的什么都是自身行为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是公道的,社会也是公平的?
人生有汗水就会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自己不努力,不奋斗,谁也给不了你所需要的生活。
做人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此,才能做一个自强的人,一个严于自律的人,成为一个勇于奋斗,积极进取的人。
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别,有些差别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就不要在意,更不要去埋怨,比如,人智商上的差距;父母财富上的差距,有的孩子生下来父母就留下了亿万财富等。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并不是这些,而是自身的勤奋和自律上,人生能够取得成功,收获幸福靠的并不一定是高智商,也不是万贯家财,而有要有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是人之常情,只是有的人追求理想和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心比天高。
只是有的人,追求理想,怕苦怕累,不想付出,还想收获,急功近利,做人最需要的是要有好的品德,有好的悟性。
品质是做人的本质和基础,悟性是做人的智慧,有了悟性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当追求什么?做些什么?成就什么?这才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人有勤奋就能进取,人有了悟性就能做好自己?
商品经济社会,灯红酒绿,诱惑多多,面对物欲,不少人对金钱的欲望难以自控,人人都想赚钱,人人都想获利。
不错,赚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钱并不是人生最终目标,做人还需要有精神追求,还需要有精神上的享受,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没有走好人生之路,就是物欲太重,脑子被钱财迷住了,成了金钱的奴隶。有的人为了钱,为了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最终进上了邪路,既可悲,也后悔。
做人要有悟性,没有悟性的人看到的就是眼前的利益;没有悟性,人的站位就不高,思路就不开阔。
就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与人攀比,做不好自己,如此做人,就会失去自我,失去美好的人生。
人的悟性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学习和思考中出来。这个社会很复杂,人心很浮躁,其实,只要你做一个学习的人,思考的人,乐于悟道的人。
这个社会也不复杂,而且很简单,做人只要记住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并能积极去实践,也就抓住了人生之根本。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宗。万事不离其宗。做人做事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人生的重点,抓住了灵魂之处。万事万物能生存下来,都有它的理由,都有其内在原因。
树靠根发,人靠心发,做人要内心强大,要心存善良,有了如此宽阔之心,如此强进的动力,就能不断地悟道,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瓜果长得好,靠的是有良好的种子;一个人有福报,靠的是厚德之心,做人要悟道,就是悟厚德之道,这个真的很重要。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人生路上,要学会爱自己,不要因为物质的欲望而毁了自己,要适可而止。
同时,也要懂得爱的价值,爱一个人,就是升华自己的灵魂。因为爱,你会获得幸福,因为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更加的美丽。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相对的永恒,那也就只有深情与爱,才是永恒的?
一个人,失去了爱的能力,就会失去生命的原动力。每一个生命,都是深情的活着,为爱而生,不被辜负。若心中有爱,深情拥抱生活,那也是不枉此生。
在岁月变幻中,如果不为了爱而奔赴,不为了深情而活着,那也就失去了生命应有的价值。
而我认为,只有深情与爱与,才是美的诠释,才能让人生风景优美,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生活中,缺失是一种美,而缺失了爱和深情就不美了。世界本不完美,我们要爱和深情去弥补,去完事对世界的看法世界,如此,你眼里的世界,才会更美。
所以,人活着,一辈子能够理解深情的含义,并实践爱的意义,即便转眼之间老去,也不会遗憾。
不为外而活着,才有生命的精彩。余华《活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不可否认,人为了生活,为自己而活,也为了功名利禄奔波一生,到了最后,或许,终究不会如愿,或许,终究都不明白为什么而活?
当懂得了人生如梦,一场虚空之后。才会明白,活着的时候,平常日子,唯有深情与自己。
深情与健康,爱自己,爱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健康开心的活着的,就是一种福气。
佛曰: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个人是温柔是暴力,是开朗是寡淡都是能从脸上看出的。
古往今来,一直都有流传着“看相”的说话,通过面相、手相其实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命运。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成天在忙忙碌碌。为了谋生,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了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人生的追求,也是人生的期盼,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人生苦短,充其量也就是3万多天,做人要珍惜自己的人生。做人谁不想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呢?日子要过好,做人就要悟好道,做好人,就是人生的硬道理。
人生要弄明白,做人应当怎样活着?如何去奋斗?如何去生存?这样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品经济社会,灯红酒绿,诱惑多多,摆在人生面前看似有许多条路,但是,真正人们面前所走的路并不是很多,有的路是一条死路。
有的路是一条断头路;有的路是行不通的路。人生如麻,要想走好人生之路,就要悟好道,如此,脑子才能开窍。
人生路漫漫,做人就是两件事,做人与做事。人做好了,事做好了,就是一个好人,就是一个不平庸的人,也是一个成功之人。
更是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好人就是善良的人,勤奋的人,就是一个简洁的人,也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人生,要以善为本,以勤为乐。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人先贤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经典佳句,做人当从中这八个字中得到智慧和启迪。
人生以善为贵,以勤为根,人生只要抓住了一个“善”字,一个“勤”字,也就会摆脱平庸,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人原本都是善良的,只有因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有的人在利益和得失之间。
在物欲享受之中,慢慢地丢掉了原本的善良,急于求成,损人利己,忘记了初心,这是做人的缺乏,做人丢掉了善良,最终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
做人为什么要善,为什么要勤,道理很简单,做人只有善,才能与人和睦共处,人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成?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的品质是高贵的,水能够包容万物,与世无争,水往低处流,这就是水的善良,水的品质。
做人要有水一样的品质,对人要有包容之心,能够容忍别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增强团结,不会与人发生矛盾,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在和谐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一个人的能力是什么?不是高调做人,而是低调做人;做人不是“抬头”,而是埋头。做人不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动不动就发脾气,遇事就上火,而是要有一颗宽阔的心怀?
能够容忍人,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就是善良之人,也是有德之人,是能够厚德载物的人,必有福报。这就是水的品质,做人善良为贵,不善为恶,必有祸端。
做人要善,做事要勤,勤能补拙,只有勤奋,才能自强不息,自信自立,人生手中有技,有了这个本领,就不愁没有谋生的本事了。
也就不愁赚不了钱。做人要勤,做人要善,勤能补拙,善能无祸。做人远了祸端,也就是幸福和快乐的人了。
人生路上,无论你拥有了多少财富,懂得了多少道理,终究不能不深情与世界,不爱万物。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很多人往往都是如此。
因为取得了一点小成就而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守着过往的成就原地踏步,最终得不偿失。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因为一点小成就而骄傲自满,反而,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的态度。
当你把姿态放得足够低的时候,就能轻易看到自己的缺点,看清你跟别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前进。
而且,当一个人总是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幻想中时,就很容易变得盲目自大,害人而不自知,被人欺骗也不愿承认。谦卑,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
其实,你生命中的所有,都是在深情与爱之间徘徊,也就是心与灵魂的对撞,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必然规律而已?
顺从自然,不为外物,遵从内心的活着,深情而不辜负,爱而深刻地活着,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奢望。
做不切合实际的梦,也许,你的愿望不会实现,但是,活出自我的精彩比什么都重要?
哲人尼采说:很多事实和真相,甚至真理,都是以近乎玩笑的形式存在的。
人的思维很有意思,本能的天性是“趋利避害”。而现实,往往却总是和人开玩笑,越趋利越没利,越避害越有害。
就好像你在职场,越是争名夺利,最后名和利往往都是上级的,你的功劳越大,最后越不是你的。
许多人觉得自己的老板都是煞笔,能力远不如自己,结果自我膨胀,辞职创业去当老板。
自己当上老板才发现,自己只是某项技术比原来的老板强,综合能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最后输得一塌糊涂。
事实真相就是,自己不逃避困难利害,遇到不好的事情,主动迎难而上。
既然大多数人都是趋利的人性,那自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言行有道,价值先行。
先把利益给到对方,先把好处给到对方。只要你能先帮助别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东西。趋利避害,别人做反了,你就再颠倒回来。
人与人之间拉开巨大差距原因,并不是那些实力、背景、资源、学历、经验,等外在的所谓因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思维认知的不同。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