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会抠肚脐眼吗?尤其是洗澡的时候,看着肚脐眼里面的黑泥,就忍不住挺起小肚子抠肚脐眼,直到把里面的“黑泥”都清理干净。
但你的父母肯定会跟你说不能抠肚脐,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当肚脐出现很重的异味时就要及时清理,但不建议直接用手抠。
因为用手抠肚脐很容易会抠破皮肤,导致细菌感染的发生,进而引发脐炎,也可能会使内脏的神经受到刺激,引发肠道不适。
顺便再科普关于肚脐的其他事~。
肚脐眼藏着“生老病死”的秘密?
腹诊专著《诊病奇侅》中提到“脐大容李者,寿相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肚脐大、圆且深到可以放进一个李子的人,寿命都比较长。
正常的肚脐眼一般是具备大、圆、深这三个特点。
形状呈现为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从肚脐外廓到肚脐眼是有一定深度的,脐轮(肚脐外围的一圈皮肤)看起来是紧实丰满、色泽红润,而且按上去是有弹力的。
如果肚脐眼无故出现的一些异常,也可能是在暗示疾病的可能性。
肚脐眼出现异常可能暗藏的疾病
1.肚脐突出
如果肚脐组织比较薄和软,一旦腹部高度肿胀的时候,肚脐就会凸出来,那么就有可能是肝硬化、慢性肾炎、卵巢囊肿、肠梗阻等导致的。
但如果只是在剧烈咳嗽,或者闭气胀腹的时候出现肚脐凸出的情况,则不属于病态。
2、凹陷过深或过浅
正常情况下,肚脐的深度大约是在1.5厘米左右。
如果凹陷深度大于1.5厘米,可能是会因为长期腹泻或剧烈呕吐后导致的,也可能跟肥胖、肠胃功能紊乱、腹部发炎、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虚性病以及癌症后期等疾病有关。
如果肚脐深度小于1厘米,而且肚脐组织软薄且有萎缩的情况,那就可能跟免疫力低下、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精神和体力状况不佳等有关。
![为什么不能乱抠肚脐眼]()
3、渗出分泌物
如果肚脐眼不痛不痒,但却黏液或脓水流出,可能跟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等脐部急性化脓性疾病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肚脐经常有分泌物渗出,而且肚脐处长出或摸到有硬块,那么就要警惕胃部、阑尾等腹腔脏器的癌症。
4、周围出现紫色斑块
如果肚脐周围的皮肤出现紫色斑块,且直径在2.5厘米左右,有可能跟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内原发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疾病导致的腹腔内大出血有关。
但你的父母肯定会跟你说不能抠肚脐,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当肚脐出现很重的异味时就要及时清理,但不建议直接用手抠。
因为用手抠肚脐很容易会抠破皮肤,导致细菌感染的发生,进而引发脐炎,也可能会使内脏的神经受到刺激,引发肠道不适。
顺便再科普关于肚脐的其他事~。
肚脐眼藏着“生老病死”的秘密?
腹诊专著《诊病奇侅》中提到“脐大容李者,寿相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肚脐大、圆且深到可以放进一个李子的人,寿命都比较长。
正常的肚脐眼一般是具备大、圆、深这三个特点。
形状呈现为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从肚脐外廓到肚脐眼是有一定深度的,脐轮(肚脐外围的一圈皮肤)看起来是紧实丰满、色泽红润,而且按上去是有弹力的。
如果肚脐眼无故出现的一些异常,也可能是在暗示疾病的可能性。
肚脐眼出现异常可能暗藏的疾病
1.肚脐突出
如果肚脐组织比较薄和软,一旦腹部高度肿胀的时候,肚脐就会凸出来,那么就有可能是肝硬化、慢性肾炎、卵巢囊肿、肠梗阻等导致的。
但如果只是在剧烈咳嗽,或者闭气胀腹的时候出现肚脐凸出的情况,则不属于病态。
2、凹陷过深或过浅
正常情况下,肚脐的深度大约是在1.5厘米左右。
如果凹陷深度大于1.5厘米,可能是会因为长期腹泻或剧烈呕吐后导致的,也可能跟肥胖、肠胃功能紊乱、腹部发炎、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虚性病以及癌症后期等疾病有关。
如果肚脐深度小于1厘米,而且肚脐组织软薄且有萎缩的情况,那就可能跟免疫力低下、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精神和体力状况不佳等有关。

3、渗出分泌物
如果肚脐眼不痛不痒,但却黏液或脓水流出,可能跟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等脐部急性化脓性疾病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肚脐经常有分泌物渗出,而且肚脐处长出或摸到有硬块,那么就要警惕胃部、阑尾等腹腔脏器的癌症。
4、周围出现紫色斑块
如果肚脐周围的皮肤出现紫色斑块,且直径在2.5厘米左右,有可能跟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内原发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疾病导致的腹腔内大出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