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史,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系统统的学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发财的强大力量,加强了党性的意识。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党用七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过渡,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渐使我国从原本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落后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论断,自己的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
从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这个时期,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很多成果。当然,犯了左倾错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66年到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和人民自建国以来受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从1977年到1978年的两年间,逐渐转向正常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贫穷的旧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觉得相当辛苦和困难。特别是面对外部环境恶劣,在没有任何先例和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果,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特别不容易。
一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了党员干部的制度建设,这在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上海地区的试验,探索了干部制度建设的推进模式和方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对干部制度进行了论述,列宁首次提出了干部制度体系。党的领导将马克思主义干部制度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和干部管理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是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制度建设加强了意识形态的巩固。干部的制度化建设既是历史的鉴定,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干部制度和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相互作用。
二是国家经济建设。建国初期,经济濒临崩溃,战争还没有完全停止,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农业产量低,工业上也没有成熟的体系,很多工业品需要依赖海外市场,真的很穷。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当时的发展情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运用全局思维解决中的复杂难题,处理各种关系,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认识和掌握全局,稳定,统一财经,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复苏和发展。这是开辟天地,敢于成为人的第一种精神,从红船到北京,这种精神质量一直激励着世代和世代共产党人,接力奋进。历史已经把接力棒交给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必须继续发展最初的精神,在工作中勇于创新,解决难题,不断推进工作。
三是时代精神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赢得大油田的大庆精神,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众多科学家的二弹一星精神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的人们忘记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的精神是时代的基准,也是世代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发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献身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党用七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过渡,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渐使我国从原本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落后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论断,自己的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
从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这个时期,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很多成果。当然,犯了左倾错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66年到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和人民自建国以来受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从1977年到1978年的两年间,逐渐转向正常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贫穷的旧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觉得相当辛苦和困难。特别是面对外部环境恶劣,在没有任何先例和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果,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特别不容易。
一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了党员干部的制度建设,这在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上海地区的试验,探索了干部制度建设的推进模式和方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对干部制度进行了论述,列宁首次提出了干部制度体系。党的领导将马克思主义干部制度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和干部管理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是制度化建设的基础,制度建设加强了意识形态的巩固。干部的制度化建设既是历史的鉴定,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干部制度和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相互作用。
二是国家经济建设。建国初期,经济濒临崩溃,战争还没有完全停止,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农业产量低,工业上也没有成熟的体系,很多工业品需要依赖海外市场,真的很穷。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当时的发展情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运用全局思维解决中的复杂难题,处理各种关系,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认识和掌握全局,稳定,统一财经,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复苏和发展。这是开辟天地,敢于成为人的第一种精神,从红船到北京,这种精神质量一直激励着世代和世代共产党人,接力奋进。历史已经把接力棒交给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必须继续发展最初的精神,在工作中勇于创新,解决难题,不断推进工作。
三是时代精神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赢得大油田的大庆精神,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众多科学家的二弹一星精神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的人们忘记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的精神是时代的基准,也是世代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发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献身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