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家风建设纳入党的纪律规矩,以党纪制度的刚性约束,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深学之、细照之、笃行之。党员干部应该着重从以下方面培育传承良好家风。
以身作则,做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在一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再次指出“正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所以,家风好不好,领导干部正己身是关键。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做到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党洁从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其言行才能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言传身教,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帮助家庭成员树立倡党助党意识。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从严治家,把好家庭观和亲情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干部对家庭有爱也是无可厚非。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因此,作为党员干部个人,一定要树立"齐家"意识,净化"家风",摒弃"宠妻、纵子(女)、厚戚"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对配偶相亲相敬而不宠不娇,对子女关心疼爱而不娇不纵,对亲朋好友守正善待而不丧失原则。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家人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肩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切不可把党和人民给予的地位和权力,当做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
监督有力,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建设良好家风,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的自觉,同时也要有外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纪检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铺张浪费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首先,密切联系群众,从具体问题抓起。再隐蔽的手法、再隐蔽的渠道,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也难逃群众的眼睛。纪检部门应更加注重与群众互动,通过多种方式与群众交流,听取民意。其次,及时提醒,防微杜渐。对一些行事铺张浪费、热衷于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党员干部,纪检部门要及时“红红脸”“出出汗”“扯袖子”“咬耳朵”,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确实构成违纪、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党员干部,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最后,纪检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的党员干部同志应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行动更自觉,先联系职责把自己摆进去,率先垂范,深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以扎实的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以身作则,做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在一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再次指出“正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所以,家风好不好,领导干部正己身是关键。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做到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党洁从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其言行才能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言传身教,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帮助家庭成员树立倡党助党意识。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从严治家,把好家庭观和亲情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干部对家庭有爱也是无可厚非。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因此,作为党员干部个人,一定要树立"齐家"意识,净化"家风",摒弃"宠妻、纵子(女)、厚戚"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对配偶相亲相敬而不宠不娇,对子女关心疼爱而不娇不纵,对亲朋好友守正善待而不丧失原则。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家人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肩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切不可把党和人民给予的地位和权力,当做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
监督有力,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建设良好家风,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的自觉,同时也要有外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纪检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铺张浪费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首先,密切联系群众,从具体问题抓起。再隐蔽的手法、再隐蔽的渠道,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也难逃群众的眼睛。纪检部门应更加注重与群众互动,通过多种方式与群众交流,听取民意。其次,及时提醒,防微杜渐。对一些行事铺张浪费、热衷于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党员干部,纪检部门要及时“红红脸”“出出汗”“扯袖子”“咬耳朵”,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确实构成违纪、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党员干部,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最后,纪检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的党员干部同志应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行动更自觉,先联系职责把自己摆进去,率先垂范,深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以扎实的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