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代桥镇上党课。近期,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代桥镇这个地方虽然与长征相距甚远,但流传在这附近的故事也是我们应该传承的红色基因。比如说,东边一个村子叫茶棚,解放前就是我党的一个地下工作交通站,地下党用茶棚作掩护,负责传递情报和护送人员、物资过境。再远一点是扎扒集,就是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再杀出大别山过河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讲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操胜券,共产党则像过早凋谢的黄花,开始枯萎了。连莫斯科都认为撤离延安的决定是错误的。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了在大别山站稳脚跟,邓小平率总部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刘伯承率战斗部队外线出击,牵制敌人,取得胜利后,两支部队在界首代桥的扎扒集渡河,1948年2月24日在临泉韦寨胜利会师。
我们学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党史,就要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甘做奉献”的精神。
要想了解这种精神,就要首先了解千里跃进的背景。有一段时间,历史虚无主义者是否定这次千里跃进的,理由是战役前,(千里跃进大别山总称为一个战役)刘邓方面部队是解放军中最强的力量,最早可以打运动歼灭战的部队,装备也是最好的,战役后,刘邓大军损失了全部重装备,部队从12万人锐减至7万人,事实上,强度汝河之后,部队就损失一半人了。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成为了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支战力大幅下滑的野战军。打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大军已经无法独立完成国民党部队的围歼任务。从这些数字和事例看,这次战役是失败的。但我们要放到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去看,才能真正体会“勇于担当,甘做奉献”这八个字的分量。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后又转入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当时解放区十分艰苦,解放区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极端困苦,彭德怀的部队饿着肚子打仗,连主帅彭老总也因为只有黑豆可吃弄得天天拉肚子。粟裕说“山东的水都被我们喝干了”。当时的根据地已经陷入困境,难以供养庞大的党政军人员,毛泽东是一个战略大师,他意识到,单纯的防御作战,就算暂时胜利了,解放区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也被打烂了,以后也难以继续坚持,所以,为了总体的作战,必须变防御为进攻,从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打到国统区去,获得新的资源供给,破坏国统区的战争潜力,减少对解放区的破坏。这种情况下,就有了“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南渡黄河,挺进中原,品字形展开战略进攻。
刘邓南下中原作战开始并没有想到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渡过黄河以后,刘邓大军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作战,取得大捷,歼敌9个半旅5.6万余人。取得了初步战果。刘邓就向中央打报告,准备就地休整两个月,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时候,刘邓收到毛泽东一封绝密电报,毛泽东同志在电报中说陕北“甚为困难”,当时胡宗南25万人进攻延安,毛泽东率6800人离开延安,转战陕北,离开延安的第一天就被国民党飞机发现,乘坐的吉普车被炸,随后,毛泽东一直骑着大青马在陕北与敌人周旋,形势十分危急。如果中央坚持不住,被打散,陕北失守,胡宗南的25万大军就可以投入中原战场,局势将遭遇雪崩式崩坏。意识到革命形势的困境,刘邓毫不犹豫答复中央,立刻南下,过三山四水,千里跃进大别山,转移敌人视线,为中央分忧。事实上,他们确实做到了,敌人在中原地区有90个旅(国民党军军改,主力师都改成了旅),刘邓在大别山区牵制了敌人33个旅的兵力,有力的支援了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战斗。
刘邓作出的这一决定就是党性强的表现,没有考虑个人得失,团队得失,一切从党的意志、中央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这就是这一决定的重大政治意义。从这一点的对比来看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国民党军队为保存实力,为个人、小团体利益罔顾大义的例子太多了。
当时,刘邓也知道很难,千里跃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无根据地,无后方支持,无支援,孤军奋战,毛泽东在南下之初就已经预想到困难,付了代价,到了长江以后,站不住脚;付了代价,在内围打转转,站不稳脚;付了代价,站稳了脚。可以说,对于千里跃进的困难,中央和刘邓都是有考虑的,但从大局出发,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明知困难而为之,抛弃个人荣辱得失(刘伯承当时就是不败战神)全心全意为党的大业、为全局做出牺牲,这就是党性的体现,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格。
我们学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党史,就要学习他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困难有多大?今天看是马后炮,但当时有几件事可以证明,一个是信心不足,所以有著名的“不握手会议”,邓小平召集会议,大家习惯上来握手,邓小平讲会议不握手,主要是纠正问题,指导工作。要统一认识,正视困难。千里跃进首先要经过“黄泛区”,在这里被称为“又一次过草地”,刘邓大军行军困难,不得不抛弃了所有的重装备。走出黄泛区后,部队分三路纵队南下,时间就是一切,部队不停留,不休整,直插大别山。刘邓的总部随中路军行动,关键一仗是强渡汝河,这里又和我们界首有了交集,中路军走的就是阜阳一线,刘邓命令张国华(喜马拉雅战神)率部队急行军赶到界首,抢占界首码头,部队顺利过了沙河,随后就是著名的强渡汝河前,渡河前在刘邓的指挥部就在沈丘县贾庄休整。蒋介石此时已经看出了刘邓的意图,布置重兵围追堵截,形势十分危急,当时汝河南岸敌人已经重兵布防,后边的追兵距离不足20公里,刘伯承说出了一句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命令王近山带尤太忠断后,最年轻的旅长肖永银率队突击,所有战士枪上刺刀,手榴弹挂弦,再次轻装,急行军只管冲,强行渡河,最终趟开了一个3公里宽的口子,刘邓大军的洪流一泻而下,冲进了大别山。
刘伯承借用四川民问流传的嘉州“鬼门关”的故事,来比喻南进任务的艰险:自古人们只知三峡为川江的天险,四川人却还知道天险外还有一个险关。它位于嘉州(即乐山)岷江下游80公里的地方。有两道陡直的高山把江水夹起来,水流飞泻直下,冲击着岩石又打回来。船行到这里,只有瞄准向峡里冲,稍一歪斜,就有船覆人亡的危险。在峡上面突出的山岩上,刻着“冲我来”三个大字,人称此处为“鬼门关”。任何一个船夫,都必须通过它才算胜利通过岷江。“鬼门关”象专门与川江勇士挑战的恶魔,每时每刻向过往的水手呼喊着:“冲我来!”勇敢者朝着它冲过去,平安无事。怯懦者稍一犹豫,调转船头的念头尚未形成,就被激流旋涡吞没了!过汝河时,刘伯承说现在已经到了成败关头。真象传说的冲“鬼门关”一样,只准向前,不准退后,半点犹豫都不能有。
冲我来!这三个字振聋发聩,一个勇于担当的无私革命者的形象跃然而出。
我们仲裁院的工作也需要这样的精神。仲裁院负责处理全市聘用制公务员和政府之间的争议,负责处理军队文职干部、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的工作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人事争议,负责处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面临着诸如“案多人少,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仲裁是也人社系统大部分工作的出口,疑难案件汇聚,化解难度大,按照“涉法涉诉案件向诉讼程序引导”的原则,仲裁作为“准司法”程序,对人社系统的工作起到兜底的作用,行政手段解决不了,都要汇集到仲裁程序解决,比如,信访遗留问题、工伤认定、农民工工资、劳动监察的争议、社会保险等等。
长期以来,仲裁院坚持遇到问题要正视问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向刘邓大军学习,关键的时候“冲我来”能喊出来。比如,去年发生在田营园区的一起企业与工人的纠纷,田营管委会调解没有成功,派出所调解也没有成功,本来依照矛盾纠纷处理的程序,不该我们过问,但因为我们业务力量强,对政策法规的把握比较精准,领导征求我们意见的时候,我们仲裁员毫不犹豫提前介入,无条件的接手了这起案件,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说服和调解,最终化解了这一起矛盾纠纷。还有一次,信访局接访了一位84岁的上访人,到信访局闹,到法院闹,又到人社局闹,又是我们仲裁员,毅然接手,现在正在积极处理。
学习这一段党史,还要学习他们“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人社局办公条件艰苦,有一段时间,局里要建设党员活动室和廉政教育室,需要有人腾退房间,迁到技校办公,局领导征求别的单位意见,大家表示有难度,只有我们表态是“服从组织安排,有困难我们自己克服”。我们仲裁院设备繁杂,有立案庭、调解庭、仲裁庭、档案室、办公室等等,正赶上期间,我们一方面加班搬家,一方面也没耽误开庭办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学习这一段党史还要学习他们“默默无闻,甘做奉献”的精神。
我们仲裁院的同志也要勇于牺牲,敢于担当,默默无闻的做好本职工作,仲裁院的工作是开标准庭,办标准案,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没有什么可夸大和宣传的。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我们的工作,2014年,时任人社局负责人到我们办公室看到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卷宗,才意识到,原来你们的工作成绩也不小。就在那一年,局里专设了“默默无闻奉献奖”作为对我们工作的表彰。工作中,大家不叫苦,不叫累,尽职尽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效能建设,专业调解体系和业务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得到了人社系统、司法系统和法院系统的好评。阜阳的一位领导夸奖我们是“仲裁工作干的最好就是让你感觉不到仲裁”。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不给领导找麻烦,不给上级找麻烦,让矛盾在我们手中终结的工作风格和原则。今后,我们要坚持“干净干事,干事干净”的原则,做事不拖泥带水,不留尾巴,坚持大局为重,始终站在人社局全局的基础上看问题,站在全市的大局的基础上思考问题,站在党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党史,就是要学习他们“勇于担当,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甘做奉献”的精神和风格,加强党性修养,坚定信仰,提升素质,投入情怀,做一番事业。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操胜券,共产党则像过早凋谢的黄花,开始枯萎了。连莫斯科都认为撤离延安的决定是错误的。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了在大别山站稳脚跟,邓小平率总部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刘伯承率战斗部队外线出击,牵制敌人,取得胜利后,两支部队在界首代桥的扎扒集渡河,1948年2月24日在临泉韦寨胜利会师。
我们学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党史,就要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甘做奉献”的精神。
要想了解这种精神,就要首先了解千里跃进的背景。有一段时间,历史虚无主义者是否定这次千里跃进的,理由是战役前,(千里跃进大别山总称为一个战役)刘邓方面部队是解放军中最强的力量,最早可以打运动歼灭战的部队,装备也是最好的,战役后,刘邓大军损失了全部重装备,部队从12万人锐减至7万人,事实上,强度汝河之后,部队就损失一半人了。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成为了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支战力大幅下滑的野战军。打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大军已经无法独立完成国民党部队的围歼任务。从这些数字和事例看,这次战役是失败的。但我们要放到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去看,才能真正体会“勇于担当,甘做奉献”这八个字的分量。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后又转入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当时解放区十分艰苦,解放区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极端困苦,彭德怀的部队饿着肚子打仗,连主帅彭老总也因为只有黑豆可吃弄得天天拉肚子。粟裕说“山东的水都被我们喝干了”。当时的根据地已经陷入困境,难以供养庞大的党政军人员,毛泽东是一个战略大师,他意识到,单纯的防御作战,就算暂时胜利了,解放区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也被打烂了,以后也难以继续坚持,所以,为了总体的作战,必须变防御为进攻,从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打到国统区去,获得新的资源供给,破坏国统区的战争潜力,减少对解放区的破坏。这种情况下,就有了“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南渡黄河,挺进中原,品字形展开战略进攻。
刘邓南下中原作战开始并没有想到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渡过黄河以后,刘邓大军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作战,取得大捷,歼敌9个半旅5.6万余人。取得了初步战果。刘邓就向中央打报告,准备就地休整两个月,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时候,刘邓收到毛泽东一封绝密电报,毛泽东同志在电报中说陕北“甚为困难”,当时胡宗南25万人进攻延安,毛泽东率6800人离开延安,转战陕北,离开延安的第一天就被国民党飞机发现,乘坐的吉普车被炸,随后,毛泽东一直骑着大青马在陕北与敌人周旋,形势十分危急。如果中央坚持不住,被打散,陕北失守,胡宗南的25万大军就可以投入中原战场,局势将遭遇雪崩式崩坏。意识到革命形势的困境,刘邓毫不犹豫答复中央,立刻南下,过三山四水,千里跃进大别山,转移敌人视线,为中央分忧。事实上,他们确实做到了,敌人在中原地区有90个旅(国民党军军改,主力师都改成了旅),刘邓在大别山区牵制了敌人33个旅的兵力,有力的支援了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战斗。
刘邓作出的这一决定就是党性强的表现,没有考虑个人得失,团队得失,一切从党的意志、中央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这就是这一决定的重大政治意义。从这一点的对比来看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国民党军队为保存实力,为个人、小团体利益罔顾大义的例子太多了。
当时,刘邓也知道很难,千里跃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无根据地,无后方支持,无支援,孤军奋战,毛泽东在南下之初就已经预想到困难,付了代价,到了长江以后,站不住脚;付了代价,在内围打转转,站不稳脚;付了代价,站稳了脚。可以说,对于千里跃进的困难,中央和刘邓都是有考虑的,但从大局出发,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明知困难而为之,抛弃个人荣辱得失(刘伯承当时就是不败战神)全心全意为党的大业、为全局做出牺牲,这就是党性的体现,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格。
我们学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党史,就要学习他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困难有多大?今天看是马后炮,但当时有几件事可以证明,一个是信心不足,所以有著名的“不握手会议”,邓小平召集会议,大家习惯上来握手,邓小平讲会议不握手,主要是纠正问题,指导工作。要统一认识,正视困难。千里跃进首先要经过“黄泛区”,在这里被称为“又一次过草地”,刘邓大军行军困难,不得不抛弃了所有的重装备。走出黄泛区后,部队分三路纵队南下,时间就是一切,部队不停留,不休整,直插大别山。刘邓的总部随中路军行动,关键一仗是强渡汝河,这里又和我们界首有了交集,中路军走的就是阜阳一线,刘邓命令张国华(喜马拉雅战神)率部队急行军赶到界首,抢占界首码头,部队顺利过了沙河,随后就是著名的强渡汝河前,渡河前在刘邓的指挥部就在沈丘县贾庄休整。蒋介石此时已经看出了刘邓的意图,布置重兵围追堵截,形势十分危急,当时汝河南岸敌人已经重兵布防,后边的追兵距离不足20公里,刘伯承说出了一句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命令王近山带尤太忠断后,最年轻的旅长肖永银率队突击,所有战士枪上刺刀,手榴弹挂弦,再次轻装,急行军只管冲,强行渡河,最终趟开了一个3公里宽的口子,刘邓大军的洪流一泻而下,冲进了大别山。
刘伯承借用四川民问流传的嘉州“鬼门关”的故事,来比喻南进任务的艰险:自古人们只知三峡为川江的天险,四川人却还知道天险外还有一个险关。它位于嘉州(即乐山)岷江下游80公里的地方。有两道陡直的高山把江水夹起来,水流飞泻直下,冲击着岩石又打回来。船行到这里,只有瞄准向峡里冲,稍一歪斜,就有船覆人亡的危险。在峡上面突出的山岩上,刻着“冲我来”三个大字,人称此处为“鬼门关”。任何一个船夫,都必须通过它才算胜利通过岷江。“鬼门关”象专门与川江勇士挑战的恶魔,每时每刻向过往的水手呼喊着:“冲我来!”勇敢者朝着它冲过去,平安无事。怯懦者稍一犹豫,调转船头的念头尚未形成,就被激流旋涡吞没了!过汝河时,刘伯承说现在已经到了成败关头。真象传说的冲“鬼门关”一样,只准向前,不准退后,半点犹豫都不能有。
冲我来!这三个字振聋发聩,一个勇于担当的无私革命者的形象跃然而出。
我们仲裁院的工作也需要这样的精神。仲裁院负责处理全市聘用制公务员和政府之间的争议,负责处理军队文职干部、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的工作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人事争议,负责处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面临着诸如“案多人少,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仲裁是也人社系统大部分工作的出口,疑难案件汇聚,化解难度大,按照“涉法涉诉案件向诉讼程序引导”的原则,仲裁作为“准司法”程序,对人社系统的工作起到兜底的作用,行政手段解决不了,都要汇集到仲裁程序解决,比如,信访遗留问题、工伤认定、农民工工资、劳动监察的争议、社会保险等等。
长期以来,仲裁院坚持遇到问题要正视问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向刘邓大军学习,关键的时候“冲我来”能喊出来。比如,去年发生在田营园区的一起企业与工人的纠纷,田营管委会调解没有成功,派出所调解也没有成功,本来依照矛盾纠纷处理的程序,不该我们过问,但因为我们业务力量强,对政策法规的把握比较精准,领导征求我们意见的时候,我们仲裁员毫不犹豫提前介入,无条件的接手了这起案件,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说服和调解,最终化解了这一起矛盾纠纷。还有一次,信访局接访了一位84岁的上访人,到信访局闹,到法院闹,又到人社局闹,又是我们仲裁员,毅然接手,现在正在积极处理。
学习这一段党史,还要学习他们“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人社局办公条件艰苦,有一段时间,局里要建设党员活动室和廉政教育室,需要有人腾退房间,迁到技校办公,局领导征求别的单位意见,大家表示有难度,只有我们表态是“服从组织安排,有困难我们自己克服”。我们仲裁院设备繁杂,有立案庭、调解庭、仲裁庭、档案室、办公室等等,正赶上期间,我们一方面加班搬家,一方面也没耽误开庭办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学习这一段党史还要学习他们“默默无闻,甘做奉献”的精神。
我们仲裁院的同志也要勇于牺牲,敢于担当,默默无闻的做好本职工作,仲裁院的工作是开标准庭,办标准案,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没有什么可夸大和宣传的。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我们的工作,2014年,时任人社局负责人到我们办公室看到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卷宗,才意识到,原来你们的工作成绩也不小。就在那一年,局里专设了“默默无闻奉献奖”作为对我们工作的表彰。工作中,大家不叫苦,不叫累,尽职尽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效能建设,专业调解体系和业务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得到了人社系统、司法系统和法院系统的好评。阜阳的一位领导夸奖我们是“仲裁工作干的最好就是让你感觉不到仲裁”。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不给领导找麻烦,不给上级找麻烦,让矛盾在我们手中终结的工作风格和原则。今后,我们要坚持“干净干事,干事干净”的原则,做事不拖泥带水,不留尾巴,坚持大局为重,始终站在人社局全局的基础上看问题,站在全市的大局的基础上思考问题,站在党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党史,就是要学习他们“勇于担当,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甘做奉献”的精神和风格,加强党性修养,坚定信仰,提升素质,投入情怀,做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