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不止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更是一部“亲民史、爱民史、为民史。”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由此可见,学习党史不仅教育人、鼓舞人、吸引人、打动人,还要激发起党员干部学史力行践初心,勇于担当做奉献,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的“精气神”。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到,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就是要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实践经验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使之系统化,进而作出工作决定,提出我们的政策、任务和规划。
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征求治理风沙的意见时,有人曾提出借鉴国外的沥青固沙法。焦裕禄则表示:“这个办法只适合外国人,不适合兰考,咱不能照抄照搬。服务群众的办法,还得从群众中找!”后来,焦裕禄参考当地百姓挖黄河淤泥固坟的经验,带领群众翻淤压沙,并把这种办法形象地比作“贴膏药”;又在封闭沙丘上种树,称为“扎针”;最后从群众实践中又总结出“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3条治沙经验。可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个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过程,做好各项工作的好办法也由此而来。
的确,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来讲,更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有人把朋友比作窗户,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面向田野、面向基层开的窗多了,视野也会更开阔,也才能通过最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时代洪流最深处的脉动。
正如徐特立所说:“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多交几个基层朋友,决策才有泥土的厚度、工作才有心灵的温度。和农民工一起上路,才能看到他们在火车上、工地里、地下室中的生活,才更能理解走进“春天里”的期盼;和白领们交个朋友,才能听到“房奴”、“蚁族”的心声,才更有让人安居、安稳的政策构想……复杂而庞大的中国,艰难而深刻的转型,需要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走进不同人群、走入不同生活,俯下身去倾听、去知晓、去思考,找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疑难杂症”的有效解决办法。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耐得住性子、听得进批评。面对下到基层的干部,群众可能会说赞扬甚至是奉承的话,也可能会说些牢骚话甚至是带刺的、挖苦的话。古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赞扬的话,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白哪些是实话、哪些是虚话;对批评的话,干部要敞开胸襟、虚心倾听,从中找差距、补不足,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宗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民心工程,把为民谋幸福根本追求。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同群众水乳交融、打成一片。现实中,一些干部不会和群众打交道,官话连篇、官架子十足,群众根本不愿亲近他,更不会对其说心里话。干部要想从群众那里找到“金点子”、好办法,就得扑下身子接地气,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学会用百姓的话语体系和他们沟通交流。只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才会真心支持干部工作。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善纳良言、认真整改。只向群众问计而不用计,无异于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献计”的群众来说,更是一种伤害。虽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见得都正确,也并不都具有可操作性,但干部也要仔细地进行梳理,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让群众感受到干部听取意见的虚心和改进工作的决心。特别是要结合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对中央巡视反馈的意见和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党员干部要制定检视问题反馈清单及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公之于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议。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决胜“十四五”、铸造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只要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发扬“三牛”精神,将美好蓝图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凝聚砥砺奋进正能量,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到,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就是要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实践经验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使之系统化,进而作出工作决定,提出我们的政策、任务和规划。
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征求治理风沙的意见时,有人曾提出借鉴国外的沥青固沙法。焦裕禄则表示:“这个办法只适合外国人,不适合兰考,咱不能照抄照搬。服务群众的办法,还得从群众中找!”后来,焦裕禄参考当地百姓挖黄河淤泥固坟的经验,带领群众翻淤压沙,并把这种办法形象地比作“贴膏药”;又在封闭沙丘上种树,称为“扎针”;最后从群众实践中又总结出“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3条治沙经验。可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个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过程,做好各项工作的好办法也由此而来。
的确,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来讲,更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有人把朋友比作窗户,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面向田野、面向基层开的窗多了,视野也会更开阔,也才能通过最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时代洪流最深处的脉动。
正如徐特立所说:“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多交几个基层朋友,决策才有泥土的厚度、工作才有心灵的温度。和农民工一起上路,才能看到他们在火车上、工地里、地下室中的生活,才更能理解走进“春天里”的期盼;和白领们交个朋友,才能听到“房奴”、“蚁族”的心声,才更有让人安居、安稳的政策构想……复杂而庞大的中国,艰难而深刻的转型,需要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走进不同人群、走入不同生活,俯下身去倾听、去知晓、去思考,找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疑难杂症”的有效解决办法。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耐得住性子、听得进批评。面对下到基层的干部,群众可能会说赞扬甚至是奉承的话,也可能会说些牢骚话甚至是带刺的、挖苦的话。古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赞扬的话,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白哪些是实话、哪些是虚话;对批评的话,干部要敞开胸襟、虚心倾听,从中找差距、补不足,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宗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民心工程,把为民谋幸福根本追求。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同群众水乳交融、打成一片。现实中,一些干部不会和群众打交道,官话连篇、官架子十足,群众根本不愿亲近他,更不会对其说心里话。干部要想从群众那里找到“金点子”、好办法,就得扑下身子接地气,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学会用百姓的话语体系和他们沟通交流。只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才会真心支持干部工作。
到群众寻索破题“良方”,要善纳良言、认真整改。只向群众问计而不用计,无异于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献计”的群众来说,更是一种伤害。虽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见得都正确,也并不都具有可操作性,但干部也要仔细地进行梳理,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让群众感受到干部听取意见的虚心和改进工作的决心。特别是要结合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对中央巡视反馈的意见和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党员干部要制定检视问题反馈清单及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公之于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议。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决胜“十四五”、铸造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只要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发扬“三牛”精神,将美好蓝图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凝聚砥砺奋进正能量,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