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法院党总支下属7个党支部,119名党员(其中31名离退休党员),4个法庭党支部隶属于辖区所在地党委。2013年,吴江法院以增强党组织服务意识、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为核心,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共获得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法院系统一等功、江苏省文明单位等省级集体荣誉6项与个人荣誉3项,苏州市级先进集体2项与个人荣誉3项。今年6月,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省高院院长许前飞等领导视察我院,对我院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服务基础
院党组把“服务”作为党建的重点任务,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以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审判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创新党建模式,丰富服务内容
1.拓展党建工作新阵地。继续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为全区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我院与亨通集团围绕创先争优、文化驱动、依法治企等热点,互访互促,互相提高。今年10月,我院为亨通集团的业务员、会计讲授法制教育课《身边的刑法》,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2.丰富党建工作新载体。2013年,我院继续拓展共建载体,先后与苏信学院、平望高级中学、农民工子弟学校江新小学等学校开展了“法润校园、律动青春”系列活动,为广大师生送去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积极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3.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依托“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与司法局、社区、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今年7月,我院与三村社区开展了普法课堂、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9月,我院到松陵司法所为社区矫正人员送上了法制教育课,帮助他们以守法公民的姿态回归社会。10月,我院为太湖新城九个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开展了《常见民事纠纷法律知识及调解技巧》的法制讲座,受到了人民调解员的欢迎。11月,我院为松陵东门社区与横扇厍港村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讲座,讲解了“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等热门条款,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
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在全院继续组织实施以“建书香法院、做睿智法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不断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
1.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着力提升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文书制作能力等各项业务素质。加强青年法官的培养力度,推出青年法官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优秀资深法官的带教、示范和传承作用,出台青年法官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意见,帮助青年法官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2.提升法官理解运用能力。举办鲈乡法官论坛,为法官交流办案心得、碰撞思想火花提供平台。各业务庭室分别组织开展“微型法官讲坛”、“法官午后沙龙”“微型党课”等活动,以主题讨论、专家讲解等活泼的学习形式,提升法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编印专题文集《提升》,从理论、实践、经验等层面对“三提升”活动进行集中性探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编纂出版《吴江市法院志》,详细记录民国以来吴江审判组织机构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全面呈现吴江法院在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创新发展和多方面的履职情况。
四、深化规范作风建设
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深入查找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干警思想纯度、道德高度和认识深度。强化“一岗双责”制度,严肃追究领导疏于管理、怠于管理的责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案件流程管理。深入推进廉洁司法建设,以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加强职业主题教育,抓好廉政风险排查,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五、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切实保障民生权益
1.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改革决定,结合今年以来吴江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对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保障功能,制定出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服务“四新”定位战略,着力服务创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升级。依法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为吴江优势产业板块的快速形成提供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犯罪,强化与环保行政部门的沟通,探索环境保护案件的专业化审判,推动和谐乐居新家园建设。
2.助力企业爬坡过坎。针对企业主“弃企避债”现象有所增多的情况,认真梳理分析已经受理的涉“弃企避债”案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通过“五点五员”共建网络、案件审理等渠道收集信息,全面掌握相关纠纷的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与各镇区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发现苗头线索,做好应急预案。对于已经发生的企业主逃逸事件,依法采取保全措施,协助相关部门看管好企业财产,防止工人及其他债权人哄抢企业财产情况的发生,同时对涉案工人、债权人进行法律释明,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利。对于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坚持快审快结,对查封的机器设备等企业财产尽快进入评估拍卖程序,尽量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特别注重依法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拍卖所得及时支付企业拖欠的工人工资,确保经济社会稳定。
3.司法调研建言献策。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动态,找准法院审判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主动加强调研分析和形势预判,策划撰写专题,提出司法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敏锐捕捉案件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法院上报情况反映,为经济发展提供准确预警参考,其中一则情况反映《关于中介机构参与民间借贷存在隐患》,得到了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的重视。认真向企事业单位、行政执法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促进企业有序经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今年以来已向有关部门、企业发出司法建议10条,大部分建议被采纳,取得良好成效。
六、积极拓宽便民渠道,提升司法服务质量
1.加大司法公开,回应群众需求。坚持司法服务“零距离”目标,增强司法透明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加强信息化公开力度,继续在江苏法院网开展网络庭审直播活动,为公众接近司法、了解司法、监督司法开辟渠道。完善法院互联网站建设,全面升级并定期更新网站内容,耐心解答网民的各种问题咨询。对典型案例或创新工作进行主题策划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向公众展示法院工作。
2.打造便民服务平台。继续完善诉讼服务站等基层法律服务点的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解决纠纷。在震泽法庭成立“茅师傅调解工作室”,主要负责各种民商事法律纠纷的调解工作,接受各类民商事法律纠纷的咨询,组织调解方式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等,借助茅师傅个人品牌魅力,有效提高诉前案件调解率,加强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成功创建了“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3.强化司法服务亲和力。依托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人性化诉讼服务。在高温季节推出“清凉诉讼”便民服务,中心干警提前上班,午休时间照常开放,细心准备急救药品、饮用水、便民电话等服务设施,处处凸显司法便民工作宗旨。继续开展假日法庭,结合当事人需求安排节假日组织开庭或调解,方便群众参与诉讼。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服务基础
院党组把“服务”作为党建的重点任务,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以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审判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创新党建模式,丰富服务内容
1.拓展党建工作新阵地。继续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为全区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我院与亨通集团围绕创先争优、文化驱动、依法治企等热点,互访互促,互相提高。今年10月,我院为亨通集团的业务员、会计讲授法制教育课《身边的刑法》,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2.丰富党建工作新载体。2013年,我院继续拓展共建载体,先后与苏信学院、平望高级中学、农民工子弟学校江新小学等学校开展了“法润校园、律动青春”系列活动,为广大师生送去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积极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3.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依托“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与司法局、社区、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今年7月,我院与三村社区开展了普法课堂、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9月,我院到松陵司法所为社区矫正人员送上了法制教育课,帮助他们以守法公民的姿态回归社会。10月,我院为太湖新城九个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开展了《常见民事纠纷法律知识及调解技巧》的法制讲座,受到了人民调解员的欢迎。11月,我院为松陵东门社区与横扇厍港村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讲座,讲解了“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等热门条款,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
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在全院继续组织实施以“建书香法院、做睿智法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不断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
1.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着力提升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文书制作能力等各项业务素质。加强青年法官的培养力度,推出青年法官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优秀资深法官的带教、示范和传承作用,出台青年法官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意见,帮助青年法官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2.提升法官理解运用能力。举办鲈乡法官论坛,为法官交流办案心得、碰撞思想火花提供平台。各业务庭室分别组织开展“微型法官讲坛”、“法官午后沙龙”“微型党课”等活动,以主题讨论、专家讲解等活泼的学习形式,提升法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编印专题文集《提升》,从理论、实践、经验等层面对“三提升”活动进行集中性探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编纂出版《吴江市法院志》,详细记录民国以来吴江审判组织机构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全面呈现吴江法院在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创新发展和多方面的履职情况。
四、深化规范作风建设
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深入查找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干警思想纯度、道德高度和认识深度。强化“一岗双责”制度,严肃追究领导疏于管理、怠于管理的责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案件流程管理。深入推进廉洁司法建设,以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加强职业主题教育,抓好廉政风险排查,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五、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切实保障民生权益
1.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改革决定,结合今年以来吴江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对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保障功能,制定出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服务“四新”定位战略,着力服务创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升级。依法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为吴江优势产业板块的快速形成提供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犯罪,强化与环保行政部门的沟通,探索环境保护案件的专业化审判,推动和谐乐居新家园建设。
2.助力企业爬坡过坎。针对企业主“弃企避债”现象有所增多的情况,认真梳理分析已经受理的涉“弃企避债”案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通过“五点五员”共建网络、案件审理等渠道收集信息,全面掌握相关纠纷的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与各镇区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发现苗头线索,做好应急预案。对于已经发生的企业主逃逸事件,依法采取保全措施,协助相关部门看管好企业财产,防止工人及其他债权人哄抢企业财产情况的发生,同时对涉案工人、债权人进行法律释明,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利。对于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坚持快审快结,对查封的机器设备等企业财产尽快进入评估拍卖程序,尽量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特别注重依法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拍卖所得及时支付企业拖欠的工人工资,确保经济社会稳定。
3.司法调研建言献策。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动态,找准法院审判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主动加强调研分析和形势预判,策划撰写专题,提出司法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敏锐捕捉案件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法院上报情况反映,为经济发展提供准确预警参考,其中一则情况反映《关于中介机构参与民间借贷存在隐患》,得到了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的重视。认真向企事业单位、行政执法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促进企业有序经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今年以来已向有关部门、企业发出司法建议10条,大部分建议被采纳,取得良好成效。
六、积极拓宽便民渠道,提升司法服务质量
1.加大司法公开,回应群众需求。坚持司法服务“零距离”目标,增强司法透明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加强信息化公开力度,继续在江苏法院网开展网络庭审直播活动,为公众接近司法、了解司法、监督司法开辟渠道。完善法院互联网站建设,全面升级并定期更新网站内容,耐心解答网民的各种问题咨询。对典型案例或创新工作进行主题策划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向公众展示法院工作。
2.打造便民服务平台。继续完善诉讼服务站等基层法律服务点的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解决纠纷。在震泽法庭成立“茅师傅调解工作室”,主要负责各种民商事法律纠纷的调解工作,接受各类民商事法律纠纷的咨询,组织调解方式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等,借助茅师傅个人品牌魅力,有效提高诉前案件调解率,加强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成功创建了“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3.强化司法服务亲和力。依托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人性化诉讼服务。在高温季节推出“清凉诉讼”便民服务,中心干警提前上班,午休时间照常开放,细心准备急救药品、饮用水、便民电话等服务设施,处处凸显司法便民工作宗旨。继续开展假日法庭,结合当事人需求安排节假日组织开庭或调解,方便群众参与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