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回顾第二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经济发展持续良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消除贫困取得决定性成果,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援助力不断增加等四个方面取得的巨大变化、辉煌成果和有益经验。同时,充分发挥了新疆建设发展的宝贵经验,明确了下一步要抓住的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要求和部署。对此,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只学习如何贯彻习总书记的演讲精神,谈个人认识体验。
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没有发展,没有稳定难以持续的稳定,没有发展的前提。第二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全区上下紧围绕总体目标,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大趋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型方式调整结构,瞄准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充分利用稳定红利不断释放的有利条件,切实有效推进新疆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着重于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强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责任,坚持从自治区到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住,执行招牌监督战。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加强正确措施,补充短板弱点,推进扶贫资源和力量倾向于基层第一线,创新工作措施,整合扶贫资源,不断巩固和发展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扶贫四位一体扶贫结构。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新疆脱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新疆抓住这一有利机遇,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提高开放经济发展水平,取得积极成果。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和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不断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等集货、建园、集产业能力不断提高,口岸经济带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特别是中欧班列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中陆运输的中坚方式,更加强调了新疆战略枢纽的优势,新疆中欧班列集体运输模式在全国复制推进,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充满活力。
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减少无效和低端供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应,根据一产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转型方式调整结构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按照稳定粮食、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关注重点行业的重点领域,吸引投资,促进生产,保证运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育婴养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网上购物、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特别是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去年全区接待游客突破2亿人,实现井喷式增长。2019年,全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3.3。
加快推进美丽新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高位推进,完善顶层设计,持续青天、碧水、净土防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整备,保护生态红线。
坚持不懈推进重大生态管理和修复工程,切实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湿地保护建设,继续推进天然草原、森林、冰川、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的强制保护,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天然草原保护,因地制宜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不惜大众植树造林,加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生态,不断进步文化建设。
当今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策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规划和推进一切工作,就一定能写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新疆篇。
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没有发展,没有稳定难以持续的稳定,没有发展的前提。第二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全区上下紧围绕总体目标,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大趋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型方式调整结构,瞄准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充分利用稳定红利不断释放的有利条件,切实有效推进新疆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着重于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强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责任,坚持从自治区到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住,执行招牌监督战。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加强正确措施,补充短板弱点,推进扶贫资源和力量倾向于基层第一线,创新工作措施,整合扶贫资源,不断巩固和发展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扶贫四位一体扶贫结构。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新疆脱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新疆抓住这一有利机遇,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提高开放经济发展水平,取得积极成果。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和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不断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等集货、建园、集产业能力不断提高,口岸经济带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特别是中欧班列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中陆运输的中坚方式,更加强调了新疆战略枢纽的优势,新疆中欧班列集体运输模式在全国复制推进,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充满活力。
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减少无效和低端供应,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应,根据一产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转型方式调整结构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按照稳定粮食、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关注重点行业的重点领域,吸引投资,促进生产,保证运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育婴养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网上购物、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特别是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去年全区接待游客突破2亿人,实现井喷式增长。2019年,全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3.3。
加快推进美丽新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高位推进,完善顶层设计,持续青天、碧水、净土防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整备,保护生态红线。
坚持不懈推进重大生态管理和修复工程,切实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湿地保护建设,继续推进天然草原、森林、冰川、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的强制保护,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天然草原保护,因地制宜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不惜大众植树造林,加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管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生态,不断进步文化建设。
当今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策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规划和推进一切工作,就一定能写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新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