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建党百年,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作为这个历史的创造者、参加者、证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必须为这个历史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就是历史责任感。
今天在座的是党员同志,站在历史的交汇处,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历史责任感,在各自的职场激发正能量,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里,我给你六个词:爱国、奋斗和奉献。具体来说,以下内容:
一、把爱国主义放在第一位,这是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之本。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想要中国吗?1935年,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用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爱国斗志,激励志青年愤怒。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调查期间特别指出:这既是历史问题,也是时代问题,也是未来问题。我们必须做好这件事。
爱国是世界上最深、最持久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不断延续,在时代的地区扎根成长,释放能量。它是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鼓励前进的精神依赖。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看到一名学生写精忠报国四个墨笔字时,讲述了自己从小就听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诚实勇敢,武力强大,终于强大。身死神灵,灵魂毅力是鬼雄。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屈原诗句,高度评价抗日将军和英雄组的爱国精神。他在2016年乘飞机,开车一个半小时前往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向烈士纪念塔献花篮的他也在两个月内去过卢沟桥两次,在抗战纪念馆内的英烈走廊里仔细寻找张自忠、左权、杨靖宇等抗日名将的名字。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精神源泉。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使命,但其本质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人们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和共鸣,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困难,但以雄伟的姿态站在世界民族林中的重要场所。在新的历史时代,作为党员,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人理想与祖国的未来、民族命运相结合。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个人和国家一直密切相关,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一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个人理想脱离国家发展,就会失去方向,脱离航线,国家发展脱离个人努力,就会流入空谈,失去基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顶点时期,为了国家的需要,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在75岁高龄时毅然承担了第一个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负担,对他人的不理解,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去做。最美丽的奋斗者林巧稚说自己是一生值班医生,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自己迎来了5万多人的新生命。事实证明,只有担心国忧民的心,爱国爱民的心,投入人生的真相,一生的顽强奋斗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成为最美丽的奋斗者,个人的梦想和中国的梦想一起闪闪发光。
(二)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在现代中国,爱国主义总是以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为中心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爱国主义才是生动真实的。邓小平先生说: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爱国。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以保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重点和落脚点,以同一切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歪曲祖国发展历史、抹黑党形象的错误言论作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国家的计划,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建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动人心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中国各族人民自强的强大力量。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和接受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野蛮国家的生死,不是因为灾难而逃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的许国,什么也做不了?只解开沙场为国而死,为什么马革要包尸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许国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不怕困难,不断铸造辉煌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不断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共鸣感、尊严感、荣誉感?
(四)爱国主义与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立足民族强调爱国主义在自己的民族性,面向世界将爱国主义这种感情提高到更广泛的水平。目前,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密切相关。站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变迁的十字路口,世界秩序调整、国家实力增长、历史文化积累,不断扩大爱国主义的视野和心情。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是一步一步地自封,而是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和骄傲,同时尊重各国的历史特征和文化传统,积极与世界各国交流,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吸收营养,积极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要把不懈奋斗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基础。
最近,我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到今年连续7年的新年贺词,发现了共同点。那是一直提倡不懈奋斗精神。让我们来看看:2014年,人生总是充满希望,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和不懈追求的人。2015年,我们的蓝图很宏伟,我们的奋斗一定很艰难。2016年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必须整理必胜信念,继续努力工作。2017年提出天上不掉馅饼,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卷起袖子加油,我们一定能走我们世代的长征路。2018年的金文说:幸福奋斗。不在空想中奔跑,不在虚声中奔跑,一步一步地留下脚印,踏实地工作。2019年说:我们正在努力奔跑。我们是追逐梦想的人。要牢牢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岩石的自信,只争朝夕的力量,坚韧的毅力,一步一步地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今年贺词说:大家一心一意地努力,越危险越前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可以说,奋斗幸福生活的源泉。生活中的饭菜和蔬菜,辛苦工作的农民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健康成长,教师们的恳切教导是必不可少的,方便舒适的旅行,司机守护岗位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岁月安静,用生命和热血构筑安全的防线消防员和军人们……生活因奋斗而更加精彩,是因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奋斗,我们今天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首先,从五个维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内涵。一是接力的奋斗。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接力。接力奋斗是指围绕共同奋斗目标继续努力的状态,也是世代继承人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伟大的发展成果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世代和世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二是共同奋斗。共同奋斗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伟大事业奋斗。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的根源。三是顽强的奋斗。顽强的奋斗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勇敢奋斗,不怕牺牲。
要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钉钉子精神。四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怕困难、不辱使命,反对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艰苦奋斗,指出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五是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有每一名党员终身奋斗、永远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党员为之奋斗。对于我们在座的党员同志来说,不懈奋斗就是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志存高远而奋斗。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建党近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新时代弘扬奋斗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二)要脚踏实地而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发扬实干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初心和使命奋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短板不足,既有机制体制方面的,有服务意识和工作理念方面的,也有能力素质方面的。坚持不懈奋斗,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不足,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入手,补齐短板,弥补不足,脚踏实地服务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三)团结一致而奋斗。团结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一定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各方面的团结,要凝聚起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从本职岗位入手,从本单位本部门做起,打破小部门、小圈子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主动配合、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啃骨头、攻难关,以团结激发更大奋斗动力,实现更大进步。
(四)要敢于斗争而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敢于斗争要从内外两个层面入手,对内要敢于同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做斗争,同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做斗争,同顽瘴痼疾做斗争;对外要敢于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作斗争,同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外部势力做斗争,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做斗争,在斗争中彰显奋斗精神,取得斗争胜利,推动更大发展。
(五)要自我革命而奋斗。刮骨疗毒、自我革命需要勇气和魄力,但这是不懈奋斗的必经过程。当前,我们的队伍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很多顽瘴痼疾制约着发展进步,还有很多思想认识层面的偏差,影响和制约着奋斗的成效。因此,我们务必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以只争朝夕、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三、要把牺牲奉献摆在关键位置,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之要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勇于付出,留下了许多关于奉献的经典传说故事。女娲补天,讲的是女娲面对人类灾难,挺身而出、补天救世的传说;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用数年时间在华夏大地驯服洪水的经历;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决心子子孙孙挖山开路、最后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都饱含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经典名句,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人们对奉献的赞美。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赤诚奉献的历史。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包含着奉献。刘胡兰、江竹筠、董存瑞、邱少云、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甘祖昌、谷文昌、杨善洲、沈浩、郭明义、邹碧华、南仁东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也无一不体现着奉献。共和国的旗帜是烈士鲜血染红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党有448万名党员,而此前为革命牺牲的、可以查到姓名的党员就达370多万名。为了中国革命,毛主席有6位亲人牺牲。南京雨花台,当年是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在这里英勇就义的烈土有近10万人,其中留下姓名的仅1519人。全国共有29万多座无名烈土墓,安葬了78万多名无名烈士。
可以说,奉献是我们党的鲜明底色,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离开了奉献,我们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所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做无私奉献的“排头兵”,具体做到:
(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捍卫奉献。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没有理想,人生就会偏离方向,奉献就没有动力,也不能持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每个中国人都不是局外人,每个共产党员更应该作为积极参与者,要应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份很光荣、很崇高的事业,自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立志不懈追求,甘于终身奉献。有了这份信念,我们无论取得多大成绩和进步,都不会忘乎所以、感到飘飘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会退缩萎摩、感到惶惶然;无论面对哪些腐蚀和诱惑,都不会丢掉戒尺、感到昏昏然。我们的世界并不总是太平,我们的社会并不全都美好,越是这样,越需要理想信念,越需要家国情怀,越需要执着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就深入思考人生间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已的信念。他在离开工作生活7年的梁家河时心里想的是,今后如果有机会从政,就要一辈子为老百姓办好事。人民领袖树立理想的风范,我们要时时感知、深刻体会,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行动?
(二)用绝对忠诚的本色诠释奉献。忠诚是奉献的应有之义,讲奉献必须讲忠诚。这种忠诚,就是对党的忠诚,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忠诚。从古至今,忠诚都是好品德,我们今天讲忠诚,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是政治上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在忠诚加上“绝对”二字,做到百分之百纯洁,没有丝毫杂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为了忠诚,头可断,血可流,不管受什么折磨都不会背叛党、背叛同志、背叛信仰。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面对一大代表群像浮雕久久凝视,一一列数13名代表的姓名,感叹英雄辈出,也感叹大浪淘沙。这淘沙,淘的就是忠诚不忠诚。我们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些都不是抽象空洞的,都要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来落实、来检验?
(三)用淡泊名利的胸怀彰显奉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讲奉献,尤其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要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简朴最能涵养人的品德,因此古人就提倡俭以养德、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抗战期间,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见到朱德,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八路军总司令竟穿粗布衣衫,像个庄稼汉,发出“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的感叹。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轻一些,一个人光环多不等于价值大,默默无闻不等于价值小。正如毛主席当年评价张思德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关键看他是不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滴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有了这份淡泊,我们才能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四)用科学完善的机制激励奉献。一个人的奉献,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境界和能力,也与社会环境特别是身边环境有关。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管理机制、奖惩机制,来倡导奉献、支持奉献、保障奉献,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奉献,在义与利、公与私、苦与乐、得与失进与退等关系的对待和处理上以身作则,形成有困难有危险“跟我上”、有名誉有利益“我先让”的浓厚氛围。要及时总结和宣传讲奉献的先进团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奉献精神天天见、奉献人物聚身边”的良好局面。要更好发挥干部考核选拔“指挥棒”作用,树立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奉献与收获成正比。
今天在座的是党员同志,站在历史的交汇处,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历史责任感,在各自的职场激发正能量,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里,我给你六个词:爱国、奋斗和奉献。具体来说,以下内容:
一、把爱国主义放在第一位,这是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之本。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想要中国吗?1935年,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用爱国三问点燃了师生爱国斗志,激励志青年愤怒。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调查期间特别指出:这既是历史问题,也是时代问题,也是未来问题。我们必须做好这件事。
爱国是世界上最深、最持久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不断延续,在时代的地区扎根成长,释放能量。它是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鼓励前进的精神依赖。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看到一名学生写精忠报国四个墨笔字时,讲述了自己从小就听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诚实勇敢,武力强大,终于强大。身死神灵,灵魂毅力是鬼雄。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屈原诗句,高度评价抗日将军和英雄组的爱国精神。他在2016年乘飞机,开车一个半小时前往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向烈士纪念塔献花篮的他也在两个月内去过卢沟桥两次,在抗战纪念馆内的英烈走廊里仔细寻找张自忠、左权、杨靖宇等抗日名将的名字。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精神源泉。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使命,但其本质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人们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和共鸣,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困难,但以雄伟的姿态站在世界民族林中的重要场所。在新的历史时代,作为党员,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人理想与祖国的未来、民族命运相结合。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个人和国家一直密切相关,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一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个人理想脱离国家发展,就会失去方向,脱离航线,国家发展脱离个人努力,就会流入空谈,失去基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顶点时期,为了国家的需要,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在75岁高龄时毅然承担了第一个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负担,对他人的不理解,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去做。最美丽的奋斗者林巧稚说自己是一生值班医生,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自己迎来了5万多人的新生命。事实证明,只有担心国忧民的心,爱国爱民的心,投入人生的真相,一生的顽强奋斗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成为最美丽的奋斗者,个人的梦想和中国的梦想一起闪闪发光。
(二)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在现代中国,爱国主义总是以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为中心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爱国主义才是生动真实的。邓小平先生说: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爱国。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以保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重点和落脚点,以同一切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歪曲祖国发展历史、抹黑党形象的错误言论作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国家的计划,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建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动人心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中国各族人民自强的强大力量。要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理解和接受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野蛮国家的生死,不是因为灾难而逃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的许国,什么也做不了?只解开沙场为国而死,为什么马革要包尸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许国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不怕困难,不断铸造辉煌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不断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共鸣感、尊严感、荣誉感?
(四)爱国主义与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立足民族强调爱国主义在自己的民族性,面向世界将爱国主义这种感情提高到更广泛的水平。目前,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密切相关。站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变迁的十字路口,世界秩序调整、国家实力增长、历史文化积累,不断扩大爱国主义的视野和心情。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是一步一步地自封,而是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和骄傲,同时尊重各国的历史特征和文化传统,积极与世界各国交流,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吸收营养,积极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要把不懈奋斗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基础。
最近,我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到今年连续7年的新年贺词,发现了共同点。那是一直提倡不懈奋斗精神。让我们来看看:2014年,人生总是充满希望,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和不懈追求的人。2015年,我们的蓝图很宏伟,我们的奋斗一定很艰难。2016年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我们必须整理必胜信念,继续努力工作。2017年提出天上不掉馅饼,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卷起袖子加油,我们一定能走我们世代的长征路。2018年的金文说:幸福奋斗。不在空想中奔跑,不在虚声中奔跑,一步一步地留下脚印,踏实地工作。2019年说:我们正在努力奔跑。我们是追逐梦想的人。要牢牢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岩石的自信,只争朝夕的力量,坚韧的毅力,一步一步地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今年贺词说:大家一心一意地努力,越危险越前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可以说,奋斗幸福生活的源泉。生活中的饭菜和蔬菜,辛苦工作的农民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健康成长,教师们的恳切教导是必不可少的,方便舒适的旅行,司机守护岗位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岁月安静,用生命和热血构筑安全的防线消防员和军人们……生活因奋斗而更加精彩,是因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奋斗,我们今天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首先,从五个维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内涵。一是接力的奋斗。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接力。接力奋斗是指围绕共同奋斗目标继续努力的状态,也是世代继承人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伟大的发展成果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世代和世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二是共同奋斗。共同奋斗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伟大事业奋斗。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的根源。三是顽强的奋斗。顽强的奋斗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勇敢奋斗,不怕牺牲。
要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钉钉子精神。四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怕困难、不辱使命,反对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艰苦奋斗,指出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五是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有每一名党员终身奋斗、永远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党员为之奋斗。对于我们在座的党员同志来说,不懈奋斗就是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志存高远而奋斗。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建党近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新时代弘扬奋斗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二)要脚踏实地而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发扬实干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初心和使命奋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短板不足,既有机制体制方面的,有服务意识和工作理念方面的,也有能力素质方面的。坚持不懈奋斗,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不足,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入手,补齐短板,弥补不足,脚踏实地服务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三)团结一致而奋斗。团结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一定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各方面的团结,要凝聚起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从本职岗位入手,从本单位本部门做起,打破小部门、小圈子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主动配合、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啃骨头、攻难关,以团结激发更大奋斗动力,实现更大进步。
(四)要敢于斗争而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敢于斗争要从内外两个层面入手,对内要敢于同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做斗争,同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做斗争,同顽瘴痼疾做斗争;对外要敢于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作斗争,同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外部势力做斗争,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做斗争,在斗争中彰显奋斗精神,取得斗争胜利,推动更大发展。
(五)要自我革命而奋斗。刮骨疗毒、自我革命需要勇气和魄力,但这是不懈奋斗的必经过程。当前,我们的队伍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很多顽瘴痼疾制约着发展进步,还有很多思想认识层面的偏差,影响和制约着奋斗的成效。因此,我们务必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以只争朝夕、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三、要把牺牲奉献摆在关键位置,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之要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勇于付出,留下了许多关于奉献的经典传说故事。女娲补天,讲的是女娲面对人类灾难,挺身而出、补天救世的传说;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用数年时间在华夏大地驯服洪水的经历;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决心子子孙孙挖山开路、最后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都饱含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经典名句,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人们对奉献的赞美。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赤诚奉献的历史。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包含着奉献。刘胡兰、江竹筠、董存瑞、邱少云、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甘祖昌、谷文昌、杨善洲、沈浩、郭明义、邹碧华、南仁东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也无一不体现着奉献。共和国的旗帜是烈士鲜血染红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党有448万名党员,而此前为革命牺牲的、可以查到姓名的党员就达370多万名。为了中国革命,毛主席有6位亲人牺牲。南京雨花台,当年是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在这里英勇就义的烈土有近10万人,其中留下姓名的仅1519人。全国共有29万多座无名烈土墓,安葬了78万多名无名烈士。
可以说,奉献是我们党的鲜明底色,是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离开了奉献,我们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所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做无私奉献的“排头兵”,具体做到:
(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捍卫奉献。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没有理想,人生就会偏离方向,奉献就没有动力,也不能持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每个中国人都不是局外人,每个共产党员更应该作为积极参与者,要应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份很光荣、很崇高的事业,自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立志不懈追求,甘于终身奉献。有了这份信念,我们无论取得多大成绩和进步,都不会忘乎所以、感到飘飘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会退缩萎摩、感到惶惶然;无论面对哪些腐蚀和诱惑,都不会丢掉戒尺、感到昏昏然。我们的世界并不总是太平,我们的社会并不全都美好,越是这样,越需要理想信念,越需要家国情怀,越需要执着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就深入思考人生间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已的信念。他在离开工作生活7年的梁家河时心里想的是,今后如果有机会从政,就要一辈子为老百姓办好事。人民领袖树立理想的风范,我们要时时感知、深刻体会,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行动?
(二)用绝对忠诚的本色诠释奉献。忠诚是奉献的应有之义,讲奉献必须讲忠诚。这种忠诚,就是对党的忠诚,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忠诚。从古至今,忠诚都是好品德,我们今天讲忠诚,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是政治上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在忠诚加上“绝对”二字,做到百分之百纯洁,没有丝毫杂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为了忠诚,头可断,血可流,不管受什么折磨都不会背叛党、背叛同志、背叛信仰。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面对一大代表群像浮雕久久凝视,一一列数13名代表的姓名,感叹英雄辈出,也感叹大浪淘沙。这淘沙,淘的就是忠诚不忠诚。我们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些都不是抽象空洞的,都要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来落实、来检验?
(三)用淡泊名利的胸怀彰显奉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讲奉献,尤其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要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简朴最能涵养人的品德,因此古人就提倡俭以养德、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抗战期间,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见到朱德,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八路军总司令竟穿粗布衣衫,像个庄稼汉,发出“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的感叹。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轻一些,一个人光环多不等于价值大,默默无闻不等于价值小。正如毛主席当年评价张思德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关键看他是不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滴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有了这份淡泊,我们才能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四)用科学完善的机制激励奉献。一个人的奉献,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境界和能力,也与社会环境特别是身边环境有关。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管理机制、奖惩机制,来倡导奉献、支持奉献、保障奉献,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奉献,在义与利、公与私、苦与乐、得与失进与退等关系的对待和处理上以身作则,形成有困难有危险“跟我上”、有名誉有利益“我先让”的浓厚氛围。要及时总结和宣传讲奉献的先进团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奉献精神天天见、奉献人物聚身边”的良好局面。要更好发挥干部考核选拔“指挥棒”作用,树立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奉献与收获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