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我随班级参加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一次活动。其实就是人才招聘会。随着这次参观,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与其说是参加,还不如说是参观。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我本人是带着一份好奇之心的。那天早上9点,所有同学基本到齐,一起去感受招聘会的氛围。由于提前到达,我们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这时也有一些应该寻求岗位的人也到等待进入。一进入到会展中心里面,就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摊位。本以为人才招聘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战场。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
对于这次招聘会,我的看法如下:
本次招聘会几乎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营销人员,90%以上的学历要求是大中专以上。有部分岗位虽对身高、年龄、工作经验提出要求,但总的来说,对学历的要求低,岗位偏向于简单的操作、销售。经过在里面一个近小时的观察,我发现,这里面没有适合我的公司或者岗位,也没有我所需要的。关于本专业所涉及的旅行社与酒店招聘较少。招聘会上人流虽然不少,但多数是大专及以下的,此外,除我校人员外,应聘者并不多。总体而言,应聘者的专业水平不足。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虽然很对企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很多,学历要求也在本科以上,但仔细看,所招的几乎都是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尤其是销售,几乎每个单位都招),极少涉及旅管专业。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会,但也总结出不少问题。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当今就业的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变成一个结构性的困难而长期无法解决,以后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文科教育质量极为低下。根本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全盘西化”,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换有关。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个人化和市场化,缺乏保障个人基本福利的整体利益安排和长期激励,严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早期的稳定性,使得就业单位和大学生个人之间的选择顺序无法吻合,造成严重的矛盾。
虽然有众多的原因存在,但我个人认为,大学生认为工作难找,竞争太激烈,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最快的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工作需要向结合,那么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如果,我们的学历不是停留在大专,而是由进一步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被限制在竞争人数最庞大的范围,而可以脱颖而出;如果,我们能有长远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们就可以在合适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对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们愿意在工作中从零开始,踏踏实实,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不会停滞。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我本人是带着一份好奇之心的。那天早上9点,所有同学基本到齐,一起去感受招聘会的氛围。由于提前到达,我们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这时也有一些应该寻求岗位的人也到等待进入。一进入到会展中心里面,就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摊位。本以为人才招聘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战场。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
对于这次招聘会,我的看法如下:
本次招聘会几乎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营销人员,90%以上的学历要求是大中专以上。有部分岗位虽对身高、年龄、工作经验提出要求,但总的来说,对学历的要求低,岗位偏向于简单的操作、销售。经过在里面一个近小时的观察,我发现,这里面没有适合我的公司或者岗位,也没有我所需要的。关于本专业所涉及的旅行社与酒店招聘较少。招聘会上人流虽然不少,但多数是大专及以下的,此外,除我校人员外,应聘者并不多。总体而言,应聘者的专业水平不足。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虽然很对企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很多,学历要求也在本科以上,但仔细看,所招的几乎都是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尤其是销售,几乎每个单位都招),极少涉及旅管专业。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会,但也总结出不少问题。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当今就业的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变成一个结构性的困难而长期无法解决,以后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文科教育质量极为低下。根本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全盘西化”,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换有关。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个人化和市场化,缺乏保障个人基本福利的整体利益安排和长期激励,严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早期的稳定性,使得就业单位和大学生个人之间的选择顺序无法吻合,造成严重的矛盾。
虽然有众多的原因存在,但我个人认为,大学生认为工作难找,竞争太激烈,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最快的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工作需要向结合,那么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绊脚石;如果,我们的学历不是停留在大专,而是由进一步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会被限制在竞争人数最庞大的范围,而可以脱颖而出;如果,我们能有长远的眼光,不奢望一步登天,我们就可以在合适的城市找到一份相对有保障的工作;如果,我们愿意在工作中从零开始,踏踏实实,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不会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