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闭幕。本次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统筹考虑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绘就了发展蓝图。
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奋力进取。“两个一百年”目标首次出现是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一次明确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自此成为一个固定关键词,在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超过100次,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向下一个“五年”进发。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的收官之年,今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一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如此关键的历史关口对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议。五年规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密码之一,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挑战与机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首次明确了建成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强国;不再追求gdp等总量指标的高增长,而更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关切产业结构的均衡,更强调人民福祉,更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为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
时代的擘画已经绘就,即将踏上“十四五”征程的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离我们愈来愈近。
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奋力进取。“两个一百年”目标首次出现是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一次明确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自此成为一个固定关键词,在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超过100次,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向下一个“五年”进发。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的收官之年,今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一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如此关键的历史关口对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议。五年规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密码之一,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挑战与机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首次明确了建成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强国;不再追求gdp等总量指标的高增长,而更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关切产业结构的均衡,更强调人民福祉,更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为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
时代的擘画已经绘就,即将踏上“十四五”征程的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离我们愈来愈近。